两会上的新能源汽车:补能模式有争议,芯片难题待攻克

帮宁工作室
关注

02.补能“模式之争”

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充电桩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开始跻身新型基础设施领域。 两年来,充电基础设施在各地迅速落地。数据表明,2020年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4.5万台,到2022年1月,这个数字达273.1万台,增幅119.2%。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困扰行业的问题却始终未解。其中,有两个问题最受社会关注:一是用户充电体验不好,二是充电行业盈利前景渺茫。同时,换电也未能很好地解决补能问题。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书福、雷军在议案中,重点关注了上述问题。 针对大功率快充设施,雷军建议,应制定新一代大功率快充网络规划方案,明确建设规模、用地规划、充电容量等关键目标。同时,推进技术标准和通讯协议的制定、统一、应用,制定3年专项行动时间表,优先推进新投建、核心商圈以及高速公路等稀缺资源地段存量的大功率快充桩互联互通。

李书福则提出加大电动汽车换电体系建设的建议。

其一,加快明确换电站建设、高低变压箱、土地及建设审批的相关规定,纳入国家市场管理规范体系内。

其二,进一步完善换电车型相关政策法规,对换电车型公告法规进行优化,建立换电车型专属的公告认证体系,形成车电分离下的车与电池的分开认证。

其三,加速推动换电模式标准化、通用化。推动换电接口软硬件协议的标准化,预设2~3种技术先进的接口形式,制定推荐性标准等。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