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36氪Pro的报道称,今年年中,宁德时代总部大楼发生了一场争执,当事双方是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和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最激烈时,曾毓群甚至还退出会议室,平静了10多分钟。”
争吵的原因,据称是何小鹏打算引入新的主力电池供应商,这会削减宁德时代的供货份额,并且增加的主力供应商是中创新航(原中航锂电)。
对此,小鹏汽车回应称:“争吵一事,完全是谣言。”而对于引入中创新航一事,小鹏汽车则表示:“车辆生产的零部件供应链需要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保供保产,更加准确地预测交付周期。”
维科网锂电注意到,在今年7月,媒体曾经有报道称,何小鹏为了从宁德时代顺利拿到动力电池,在宁德时代蹲守一个星期。对此,何小鹏在7月13日的采访中透露,网络盛传的“蹲守一星期”事件,他也是从新闻中看到的。算是澄清了谣言。
这是一个关于排他性合作关系出现转变的经典案例,且不论曾毓群与何小鹏争执的真与假,也不论何小鹏“蹲守一星期”的有与无,它是一个风向标。
车企逃离宁德时代成趋势
得益于新能源的大发展,小鹏汽车处于蒸蒸日上的良好势头中:11月总交付量为15613台,连续三个月实现单月交付破万;1-11月份共交付82155台,力压理想和蔚来,不仅成为新势力品牌单月销量第一,还有望成为年度总销量第一。
小鹏汽车的动力电池不再是宁德时代独供:来自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方面的数据则显示,中创新航已获小鹏汽车全系车型定点,并实现了对小鹏P5/P7量产车型的动力电池配套。11月份,中创新航动力电池对小鹏P5的渗透率,由10月的5%,迅速提升至40%。
也就是说,从宁德时代与小鹏汽车事件的发展来看,小鹏汽车终究是开放了合作,如同特斯拉不再只使用松下的电池一样。这一事件揭示了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变化。
不过,仍有观点认为,小鹏切换供应商,不会对宁德时代的业绩造成影响,这仅是小鹏的电池供应出问题。“小鹏寻找新的供应商,对宁德时代现有电池订单的交付并未造成影响,不会导致宁德时代的业绩下滑。”
维科网锂电认为,小鹏切换供应商的本身,已经说明宁德时代在供应链中话语权过重影响车企业务、车企正在“逃离”宁德时代,对现在订单交付未造成影响不等于未来没有影响。
有一个例子是,2020年之前,广汽埃安采用的是宁德时代的电池,此后,广汽埃安的逐步将宁德时代的电池切换成了中创新航的电池。切换前,广汽埃安有频繁的自燃事件;切换后,已经看不到广汽埃安自燃的案例。
今年11月,广汽埃安成功录得14566台的交付量,广汽埃安也成为第三家累计销量成功突破10万辆的新势力车企。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5月开始,广汽新能源的新车型上再没用过一颗宁德时代电池。”
如果一家企业出现客户“逃离”的情况,对市场份额必然带来影响,进而对预期业绩形成重大影响!
与其说是小鹏的供应出问题,不如说是小鹏原有的供应商出了问题。对现有订单未造成影响的说法,只是停留在眼前而不是着眼长远,终究是短视。
排他性合作将改变为开放合作
11月19日,2020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对话会以线上形式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我们绝不会走历史回头路,不会谋求‘脱钩’或是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团结就是力量。各国有必要尽快携起手来,以开放合作为世界经济复苏‘破题’,努力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
同理,我国发展中的新能源产业链也不应该搞排他的‘小圈子’,而是应该携起手来,以开放合作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但有些企业不一样,依仗比产业链中其他电池公司议价能力强,某些企业已出现相对“傲慢”的态度,对待下游客户尚且不够配合,需要包生产线甚至需要保证金,对待上游供应商则更过份地要求“二选一”等等。
结果就是,不少车企尝试通过自建电池厂或引入更多电池供应商,从而掌握核心技术、降低成本、解决被供应商“卡脖子”的问题,加大自身在供应链中的话语权。
而大部分供应商都扛住了压力,但有些公司没顶住。
对过于强势的电池企业而言,“要么会拉慢整个行业的发展速率,或者自己掉队。”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创新航公开表示,期待与合作伙伴的距离为零,并且“先成就他人再成就自我,先成就客户再成就自我,把市场做健康再成就自我。”
6月1日,中航锂电(即中创新航)在武汉举行“共伟大 共美好”2021中航锂电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会上,中航锂电称,公司的持续高速发展离不开产业链合作伙伴们的大力支持,秉承“价值创造、共生共赢”的发展理念,中航锂电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着力带动合作伙伴更快成长,共享成果,共赢未来。
大会现场,中航锂电与来自上游矿产、材料和设备等领域的16家龙头企业(厦钨,盛屯,天赐,紫宸,中科星城,恩捷,星源,科达利,百嘉达,南山,安达,先导,杭可,海目星,红运机械,东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1月17日,CALB战略发布会在常州召开。该次战略发布会,由中航锂电民品业务品牌升级而来的中创新航应运而生,中创新航与华友、中伟、天奈、研一、中远海运、奇瑞汽车、合创汽车、东风襄旅、美国柯锐世、中化金茂、金风科技、西安隆基、德国BMZ、法国FORSEE POWER和日本丸红等15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可以预见,未来如同中创新航一样的电池企业,将在市场上大放异彩。
技术创新才是发展的第一要务
有一种观点认为“技术研发不是童话”,并称“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领先全球一直靠的就不是技术,而是政策和规模化生产。”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我国的新能源行业,必然是大而不强。但事实是,我国的新能源行业,全球领先,前十的电池企业中,有6家都是中国企业。
近两年,我国的各种创新的电池技术的层出不穷,这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将保持全球领先的一种写照,例如,叫得上名字的,就有刀片电池、One-Stop bettery、弹匣电池等等。
不要为某些不思进取、创新力不足的企业找借口,社会在进步。新的技术替代旧的技术是必然趋势,不是有所谓的先发优势与规模优势就能高枕无忧。
既然小鹏新引进的电池供应商以及广汽埃安的电池主力供应商都有中创新航,那么,中创新航的过人之处就不得不说。
据了解,中创新航发布的的One-Stop解决方案,是从底层的设计原理、工艺原理、第一性原理出发,基于极简理念的重新设计,是全球独创的、针对大规模生产方式的结构创新。
这项技术的运用,可以支撑真正的大规模制造,打造超级工厂。
有一个明显的对比是,近日,来自高工年会的数据显示,中创新能的高比能NCM系统,能量密度超过280Wh/Kg;而来自宁德时代最新的CTP3.0版本,其NCM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仅超过250Wh/Kg。
通过对比可见,中创新航同一技术路线的产品的能量密度,比宁德时代高12%!
图片来源:高工年会
除了直观的对比,客户与市场的认可,或许更有说服力。广汽埃安副总经理席忠民近期表示,中创新航具有行业领先的科技创新实力和硬核产品力。广汽埃安之所以得到市场的认同,离不开中创新航在技术及配套供应上的大力支持。
席忠民进一步指出:“我们联合开发了行业首创的‘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能经受最严苛的针刺试验,刷新了电池安全新高度,实现了EV技术的全球引领,目前在广汽埃安所有车型上全面搭载量产。”
先发优势与规模优势可以代表着过去与现在,但更多的像中创新航这样的企业,矢志技术创新,他们的产品力与竞争力强劲,发展势头迅猛,才代表着未来。
总结
2021年,是新能源行业市场化的元年,是市场主导的开始。靠政策的规模化的时代已经过去。
未来,技术创新才是主流,车企会选择更多电池供应商、电池厂商之间各有优势的特点会逐渐显露,市场将百花齐放。
新的时代已然来临,新能源各领域间的开放合作以及企业提升自身的产品力,已经无比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