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之路任重而道远,收购开道能否让荆棘载途化为坦途?

城市汽车
关注

在过去10年里我们经历了互联网时代的爆炸式发展,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科技的加入,让我们可以预估到未来10年将是万物互联的时代。而智能电动车也会像智能手机一样成为信息链接的终端桥梁,因此我们看到走在前列的造成新势力们的崛起,网络科技巨头的下场造车,甚至连房地产行业的恒大、宝能都横刀立马杀入汽车市场,由此可见智能电动车是未来的“高地”,大家都希望能够在这片新兴领域中占得一席之地。

今年3月底的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小米创始人雷军正式对外公布小米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表示造车业务首期投资将超100亿元,未来将陆续加码,投资总额达到近647亿元,且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CEO。近日,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成立:注册资本100亿元,雷军任法定代表人,小米造车正式启动。

从手机到汽车,可以说行业的领域跨度极大,雷军为何会有如此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在手机领域,小米是从平民手机慢慢起步,在市场中逐渐站稳脚跟,但是大家对小米手机的认知就始终停留在性价比高的概念上,对于在中低端市场中具有优势的小米想要再进一步打入高端手机市场就很难。而中低端手机市场的竞争因为对手众多要取得更好的发展也十分艰难,加之疫情带来的芯片危机,让手机行业更是遭受了直接的冲击。

高端市场一时难以跨入,而中低端市场又是竞争对手环伺,在这样的不利局面下对于小米而言,寻找新的业务机会成了必然。所以选择有发展前景的造车之路,也是在产业“焦虑”之下看到了曙光。

不过,造车可不像从软件开发到手机生产那么简单,它对资金、技术、人才等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于入场较晚的小米,业内普遍认为要想在造车之路上有所作为,只有通过大量收购和合作,这是通往成功的一条捷径。目前来看,小米也正是这么做的,8月25日,小米集团宣布,公司以773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0101.7亿元)的代价收购Deepmotion Tech Limited(深动科技)。这是一家专注于提供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感知、定位、规划及控制算法,以及自动驾驶应用的全套解决方案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小米汽车通过对其的收购有利于获取自动驾驶核心技术,促进项目尽快落地。

小米汽车此前还进行了另外两项针对性的投资,分别为入股蜂巢能源(前身是长城动力电池事业部),以及战略投资智慧停车头部企业智慧互通(爱泊车)。通过这些投资,目前小米在智能造车产业链上的布局已经日益完整。

在人才引入方面,小米汽车同样也是不惜开出高于市场价的薪酬,比如小米汽车在某招聘平台上针对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相关岗位的人员普遍开出了30-60万的高额年薪。在“高薪”的诱惑下,不少传统车企高级技术人员会选择跳槽至新兴车企。通过技术人才的引入,小米汽车可以更快地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开发等方面取得更快的提升。

而且相比燃油车,电动车在技术研发方面相对受到的阻力更小,当下的电动车发展趋势越来越模块化、技术化、简单化,整个造车大环境决定了造车门槛降低了。只要打造好“样板”,将汽车制造由上至下的供应链梳理清晰,准备完备,那么摆在小米面前的难题其实并不多。

不过,作为一家一直专注于手机生产的企业,小米并没有生产汽车的能力。在小米正式开启造车之路后,雷军也开始大量拜访各家造车企业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前期应该像造车新势力那样主要通过代工形式,当形成一定的规模积累和产品矩阵后未来应该会建立属于自己的汽车生产厂。

小米汽车的商业模式如何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要是延续小米手机那样以低价走量来盈利肯定是无法取得成功的。汽车作为大件商品在销量上远远不如手机,而且周期性更长,前期的各项投入也十分巨大,所以小米造车之路任重而道远。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