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什么车,市场说了不算,补贴说了算。”
在补贴时代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人如此表达补贴对产品的压倒性影响。在“补高不补低”政策的作用下,高续航、高能量密度车型一度成为很多车企的产品方向。
6月26日,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就将开始实施。新补贴标准依旧鼓励技术进步,但补贴数额降幅巨大。如此一来,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结构是否会相应改变?车企还愿意再生产高里程、高能量密度、高成本车型吗?
3月26日新政策公布至今,工信部发布318批、319批公告,以及2019年第3批和第4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另有几家主流车企新推出标杆车型。我们对这些纯电动乘用车做了分析,试图找到补贴新政的影响。
我们的分析显示,补贴“腰斩”了,但纯电动乘用车企的产品结构暂时没有大变化。具体而言是怎样呢?
1、看续航:长里程车型依旧“吃香”
按照补贴新政技术要求,纯电动乘用车单车补贴金额=Min{里程补贴标准,车辆带电量×550元}×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调整系数×车辆能耗调整系数。
因此,我们对里程补贴标准、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和车辆电耗等直接影响补贴金额的参数进行分析。
从第3和第4批目录看,纯电动乘用车里程向上的趋势仍将继续。
按照补贴新政技术要求,工况续航介于250公里和400公里之间(包含250公里)的纯电动乘用车里程补贴标准为1.8万元;不少于400公里的里程补贴标准为2.5万元;250公里以下的车型无补贴。
第3批目录中,工况续航介于250公里和400公里之间(包含250公里)的车型数量为18个,只涉及该里程范围车型的车企9个;大于400公里的车型数量为21个,只涉及该里程范围车型的车企8个;两个里程范围都涉及的车企2个。
两批目录中,两个里程范围车型数量不相上下,不少于400公里的车型数量略高,符合补贴新政技术指标鼓励高里程车型的方向。
而且,两批目录中,生产工况续航不少于400公里车型数量最多的两家车企,比亚迪和吉利,也是2019年4月,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排名第一和第二位的车企,续航超过500公里的三款纯电动乘用车都出自这两家车企。
不过,整体来看,追求超高续航(450公里以上)的车企相对有限,车型分布最多的续航范围在401-450公里之间,其次是301-350公里范围;第4批目录中,250-300公里之间续航范围车型数量也增加了一倍。
第3和第4批中,能获得里程补贴2.5万元的车型分别有18个和21个,能获得1.8万元的分别有21个和22个,整体差别不大。
2、能量密度:140Wh/kg以下少人问津
虽然高能量密度电池常因安全风险大等原因被批评,但车企就是喜欢选。
补贴新政技术要求规定,纯电动乘用车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介于125-140Wh/kg(包含125 Wh/kg)的车型按0.8倍补贴,140-160Wh/kg(包含140 Wh/kg)的车型按0.9倍补贴,160Wh/kg及以上的车型按1倍补贴,低于125Wh/kg的车型无补贴。
在第3批推广目录中,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低于125Wh/kg的车型只有一个,即一汽大众奥迪Q2L纯电动。而到了第4批推广目录,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低于125Wh/kg的车型已不在列,取而代之的是更多能量密度更高的车型。
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在140Wh/kg和160Wh/kg之间的车型,第3和第4批数量相当;大于160Wh/kg的车型,第4批多于第3批;能量密度最大的两个车型均在第4批,即500 km 续航版的几何A(能量密度182.44Wh/kg)和东风启辰D60EV(能量密度171Wh/kg)。
不出意料,第3和第4批目录中,多个车型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落在140 Wh/kg和160 Wh/kg两个分界值,尤其是后者。第3批目录中,能量密度为160 Wh/kg的车型有6个,第4批则达到10个,占第4批车型总数的1/4左右。
从车企角度看,第3和第4批目录中,合资品牌车型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均小于160 Wh/kg,包括东风日产、郑州日产、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北京奔驰,且后三家的能量密度均低于140 Wh/kg。
比亚迪则是所有车企中,能量密度不低于160 Wh/kg车型最多的一家,总数达到11个。
整体来看,第3和第4批目中,绝大多数车型至少能获得0.9倍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调整系数,0.9倍系数的车型分别为22个和21个,1倍系数的车型数量分别为14个和1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