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之际,回望过去一年锂电行业的发展,“补贴退坡”影响了行业一整年的发展。对于“骗补”行为的处罚规范了企业的生产制造。政策指导了行业的长远发展,而市场似乎更多看重当下,去年原材料持续涨价,逼得锂电企业“跨国炼金”。锂电市场依然火热,锂电企业“扩能加剧”,而行业外的企业和资本“跨界锂电”,加剧市场竞争,导致“高低分化”。未来,“智能制造”和“创新动力”是锂电发展方向,而当下,锂电的“报废潮”需要行业共同面对。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去年这十大关键词背后的故事。
1、补贴退坡
自2017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能源汽车补贴调整方案以来,因推荐车型目录门槛提高、补贴下调、资金拨付方式改为事后清算,新能源汽车企业资金压力骤增。而新能源汽车受到的补贴退坡影响也传递到产业链中游的锂电行业上。在2017年11月15日,“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40%”传闻再起。当天A股新能源汽车板块大幅下跌,金龙汽车跌停,宇通客车跌幅逾7%,比亚迪、富临精工、宝龙科技、潍柴动力等纷纷走低。同时,相关的上游设备、锂电池等亦大幅下挫。
从最近公布的一份业绩报告可以看出补贴退坡的影响。1月8日,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17年度业绩预告,去年全年盈利1.05亿-1.15亿元之间。而去年的盈利数字为1.55亿元,2017与2016年相比下降不少。
星源材质2017年度业绩预告
星源材质称,经初步测算,公司2017年度继续实现盈利,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与上年同期对比有一定幅度下降,
【OFweek视角】
受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退坡和补贴标准从严、各地方补贴政策未及时落地等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下游客户对电池的需求有所减缓。
业内普遍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政策取向将逐步转向以市场力量驱动为主,在双积分政策已经确定实施的情况下,补贴的尽快调整似乎成为理所应当的选择。补贴下调不仅对汽车厂商造成影响,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更为明显,补贴的延迟发放,将导致上下游厂商之间账期变长;短期毛利下降,影响将传递到整个锂电产业链。目前来看,补贴的下调使得锂电产业中期承压,车企利润削弱,一定程度上倒逼技术提升;长远来看,补贴退坡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双积分政策的落地有望为行业建立中长期发展机制。
2、“骗补”处罚
在政策上,除了补贴退坡对企业影响比较大外,对于“骗补”的处罚也对2017年的锂电市场形成了较大影响。2017年12月份,工信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资金由事前拨付改为事后清算;适当调整客车和专用车补贴方法,设置中央和地方补贴上限,防止出现地方配套补贴标准过高的现象。
2017年3月7日,针对新能源汽车骗补问题,财政部部长肖捷表示,财政补贴资金不是“唐僧肉”。对骗补问题,财政部高度重视,已经对部分骗补企业进行了公开通报,依法从严处理和处罚,已经追回骗补资金和罚款约23亿元,并且对有问题的车辆不再补贴,对闲置的车辆也暂缓清算。
而此前已被处罚的涉事企业正在采取措施,整改发现的问题。肖捷表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去年产销量已经分别超过了50万辆。为了让市场能够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有一个适应期,在一定时期内,实行适当的补助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是必要的。
【OFweek视角】
“骗补”或许是最让行业内人士觉得愤怒的事,2016年,出现了72家车企骗补,涉及金额72亿。2017年3月,追回23亿资金,并对有问题车辆不再补贴,对闲置车辆暂缓清算等“骗补”处罚也引发业内人士为此政策打call。
2017年9月28日,双积分政策落地,将在2018年4月1日起实行。相比起资金的扶持方式,积分制度更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制度下,将促成车企之间的良性、公平的竞争以及新能能源汽车市场的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