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企业“后补贴”时代下的资本“围城”

巴菲特曾经说过,投资的风险是你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锂电板块如日中天的当下,动力电池企业“火箭式”的爆发增长,火红的涨停板背后,行业风险如影随行,那些动力电池企业的投资者们是否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呢?

后补贴时代来临 资本归去来兮亦或杀生成仁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7月31日,在85家锂电池相关上市公司发布的半年报预告中,预计净利润超过5亿元的有7家;超过1亿元的有39家,占比45.88%;预计净利润为负的,仅有5家。动力电池行业看似红火,但实则企业的日子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风光”。

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的退坡,“三万公里”等更加严格的补贴标准出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时代已经过去,转而迎来国家政策更加严格、生产标准更加清晰、企业补贴逐渐减少的“后补贴”时代。

政府补贴减少,整车企业回款周期变长,电池材料成本提高,更加严苛的技术要求,产线的调整和变动,动力电池企业不得不为巨额的资金周转而殚精竭虑。要解决被资金卡脖子的窘境,选择拥抱资本成为大多数动力电池企业主动或者被动的选择。

然而在补贴时代,太多投资者盲目地看好新能源汽车这块蛋糕,认为国家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利好会反哺这些上游企业,为了抢占投资风口,没有做好准备就进入动力电池行业淘金。殊不知政策风向一变,动力电池企业需要的资金、技术、生产设备都超出了当初的预期。他们在面对未来更加严峻的形势时,只能想办法保本止损,从动力电池行业抽身,成为后补贴时代里的“归去来兮”者。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阐述,婚姻的围城有人想进来,也有人想出去,而这个道理拿到如今的动力电池行业里同样适用。除了“归去来兮”者,还有一批“杀身成仁”派。动力电池相对于其他已经面临“天花板”的行业而言,作为风口表现出的投资潜力是极为诱人的。向来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资本而言,“不成功,便成仁”,动力电池行业成为他们翘首企足的利益增长点。

新能源汽车产业从导入迈向成熟的过渡期,也将是动力电池企业面临调整的关键时期。对于投资者来说或许有进退可言,但对企业而言却只有存亡之选,面对严酷的市场选择,如何留住“归去来兮”者,迎接“杀身成仁”派成为企业立足的关键。

整合加剧 竞争升 动力电池行业资本称王

《新约·马太福音》里讲到: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而如今这句话深刻地在动力电池行业体现出来。经过补贴时代的角逐,整合已成为后补贴时代动力电池行业的主旋律,随着少数企业占据市场的格局出现,动力电池行业巨头的出现,动力电池市场的“圈地运动”将更加激烈。而伴随着“圈地”的发生,动力电池企业间的兼并购活动也将会更加频繁,而这些兼并购活动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大企业为了完善产业布局或为了加强竞争力而吞并小企业。如:南都电源拟花费19.6亿元购买华铂科技49%的股权,进行电池回收产业链的布局;亿纬锂能拟不高于1.5亿元收购武汉孚安特全部股权。

巨头企业、资本集团强强联合,加强企业角逐竞争力。如:中集集团下属企业,大连万达和董明珠等五家企业和个人与银隆新能源共同增资30亿元,获得银隆新能源22.38%的股权。

资本集团跨行业收购锂电企业,增加产业利润增长点。如:群兴玩具拟29亿元收购时空能源100%股权;尤夫股份拟10.09亿元收购江苏智航51%股权,从传统纺织业进入动力电池行业。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