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锂电企业官宣裁员!

OFweek锂电网 中字

加拿大电池回收企业Li-Cycle在3月26日宣布,计划裁员17%。本次裁员将使60名员工失业,其中包括三名高级管理人员,裁员后其员工数量将在200人左右。

据悉,Li-Cycle预计此次裁员将产生830万美元的费用,其中大部分将作为未来12个月的遣散费。这些措施预计每年可节省约1000万美元的工资和福利成本。

Li-Cycle是一家在纽约证券所上市的锂电池资源回收公司,刚刚在2023年创下了有史以来最高的季度收入,且在上个月末获得了矿业巨头嘉能可(Glencore)一笔7,500万美元的战投,但仍然逃不过裁员的命运。

究其原因,是成本高启,Li-Cycle的资金链支撑不住了。据了解,Li-Cycle正在纽约州罗切斯特(Rochester)投建一座电池回收加工厂,去年从美国能源部获得了3.75亿美元的有条件贷款,但该工厂的建设成本估算几乎翻了一番,达到9.6亿美元。

因此,Li-Cycle目前已暂停建设计划,以节省现金流,且其在法国、挪威、波托韦斯梅的项目也均已暂停并正重新审查建设计划。

Li-Cycle开始裁员,进一步说明全球锂电产业链的裁员潮已经开始蔓延,谁也逃不过新一轮下行周期。

image.png 

图源:Li-Cycle官网

国内早已遭遇“倒春寒”

中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市场,对行业的变化会更早地感知到。

2023年11月底,动力电池企业捷威动力发布通知称,自2023年12月1日起天津捷威开始停工停产,停工停产期间,天津捷威即捷威动力总部(包含技术中心T6产品线、工程中心储能先期工程部、销售与市场拓展中心储能业务部)非基层员工统一放假。

2024年1月,关于蜂巢能源降薪、启动新一轮裁员的消息迅速甚嚣尘上。2月27日,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发微博回应称,为了应对行业产能过剩、价格内卷、竞争激烈的情形,蜂巢能源刀刃向内,从1月起已启动深度变革,其中包括加大实施末位和绩差人员淘汰、通过精益生产做到减人增效。

不仅如此,杨红新还表示,将对上游的孵化业务瘦身,对产业布局进行收缩,未来聚焦在发展主业。

3月,证券时报报道称,由于碳酸锂价格已经击穿了绝大部分企业的成本线,被称为“亚洲锂都”的宜春已有大量涉锂企业停产,仍在开门营业的企业,也不约而同地大幅压减产能。

覆巢之下无完卵,市场和产业链的形势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锂电产业链企业裁员、停工、停产的连锁反应正毫不留情地加速传导、蔓延。

二线企业处境更为艰难

“我们这个行业的特征是你想卷(杀价格战),但是你没资格,你卷不到。前面两个老大,谁卷得到比亚迪?谁卷得到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在上月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直言。

对于锂电行业的竞争格局,想必作为头部企业的亿纬锂能更有发言权,刘金成所言也非虚。

先看一组数据,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从2019年到2023年,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CR2(前2名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市占率)从42.21%上升至70.32%;CR5从49.23%上升至87.36%;CR10从54.7%上升至96.81%。

配套企业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装车配套的动力电池企业也从2020年的72家下降至2023年的52家。

也就是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企业吃下了超70%的市场份额,剩下的50家公司竞争不到30%的市场份额。更为残酷的是,CR10之后的42家公司则只能在仅3.2%的市场中“抢食”。

不仅如此,盈利能力也是一二线电池企业之间的显著差距。刘金成也在发言中指出,动力电池两强格局非常显著,除了市场份额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们赚钱了。

2023年,宁德时代营业总收入首次突破4000亿元,约为4009亿元,同比增长22.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41亿元,同比增长43.58%。

比亚迪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023亿元,同比增长42.04%;实现净利润300.41亿元,同比增长80.72%。

亿纬锂能预计2023年净利润40.35亿元-42.11亿元,同比增长15%-20%;国轩高科预计净利润约8亿元-11亿元,同比增长157%-253%;中创新航2023年净利2.9亿元,同比下滑57%;瑞浦兰钧2023年净亏损14.7亿元;孚能科技2023年亏损17.74亿元······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觉得应该回归到这个行业最本质的、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要去提高技术和质量水平。”刘金成强调,“全球动力电池前十个企业里面,有六家中国企业,但是中国企业中有代表性的依然是两个老大,其它的后面的百分之几的未来能不能在,其实有不确定性。杀价格战是没有前途的。”

去年11月,中创新航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戴颖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我们看到,动力电池市场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未来一定会形成一个新的市场格局,即只有少数头部企业集中服务市场和客户。”不过,对于如何定义“少数”,到底划到装车量的前几名,目前仍不好做具体的界定。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3月,我国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CR2为70.77%,CR5为84.3%,CR10为95.8%。

过硬的产品是最强“本钱”

诚如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所言,锂电行业杀价格战是没有前途的,企业最强的“本钱”是过硬的产品,要下狠功夫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和质量水平。

虽然目前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占据了极高的市场份额,但是其他的动力电池企业也各有各的优势,也正在往各自的技术赛道上发力,希望凭借新的技术打开市场。例如亿纬锂能、比克动力的大圆柱,中创新航的OS电池,欣旺达、巨湾技研的快充电池,瑞浦兰钧的问顶电池,孚能科技的SPS软包电池,以及行业的攻关方向固态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等。

总的来说,新的技术方向既是机遇,也充满了挑战。但冬天再长,终将过去,锂电企业去拼技术、拼质量、拼效率、拼战略,一定会迎来下一个春天,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