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搭载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车型
目前采用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车型有:特斯拉Model Y、零跑C11、比亚迪海豹。三者各有优势:
采用CTC技术+4680电芯和一体式压铸前/后车身地板的Model Y,车身重量减少10%,续航提升14%,整车零部件减少370个,单位成本下降7%。
零跑C01在CTC技术加持下,整车重量降低15kg,车身扭转刚度提升25%,车身垂直空间增加10mm,电池布置空间增加14.5%,续航提升10%,整车零部件减少20%,结构件成本降低15%。
比亚迪海豹基于CTB技术研发,动力电池的系统体积利用率提升至66%,系统能量密度提升了10%,车身扭转刚度达到40500Nm/°,在保证车内高度的情况下,车身高度降低10mm。
后续随着各车企和电池供应商在技术方面的突破,搭载这一技术的车型会显著增加。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于换电技术之争
在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风口的面前,还有另一项技术也同时在发展——换电技术。很显然,采用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车型电池的拆卸就是一个很艰难的事情,因为其是车身结构的一部分,那么这一部分车型自然而然就很难拆卸,换电技术就很难使用在这一部分车型上。
如此看来,换电技术就站在了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对立面。另外,一旦电池出现质量问题或者老化需要更换,那么比起传统方案和可换电的车型来说,势必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不得不承认,目前换电技术确实是纯电车型最理想的补能方式。目前市面上的换电站,其最慢的换电时间也能控制在5分钟左右,奥动新能源最新的第四代换电站已经实现换电过程20秒,全流程仅需1分钟。而且,换电更加类似加油的在途补能方式,车辆即换即走,决定效率的只有换电速度和电池存量的因素。
但换电技术只能在现阶段成为“最理想”的补能方式,我们可以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方面来解答。
在新能源汽车刚发展的阶段,那时整包电池能量密度普遍在20-30kWh,实测续航里程不足两百公里,快充桩覆盖率远不及用户使用需求的时代,换电自然成为补能最便捷的方式。
再看现在,电池技术迭代频繁,换电能够满足不同终端用户的续航刚需。比如蔚来最初有70、84kWh的两种电池容量,后来又升级为75、100kWh,之后还计划量产150kWh的固态电池,而无论是2018款首发版的 ES8,还是最新交付的ET7,都可以根据不同的续航需求升级不同容量的电池包。所以现在依然很吃香。
但在未来,当电动车的实测续航超过燃油车、当电动车的快充效率与加油速度相同,换电技术可能就会因为更高的成本而淘汰也说不定。
其实能够看出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与换电技术之间的争议,本质上就是充电与换电之间的矛盾。在电动汽车的补能方式上,充电与换电这两种模式孰优孰劣,一直都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而国内对于这两种模式的发展也并没有说只发展某一种技术。从商业角度来看,充电换电两种补能模式各有千秋、各有市场,两种模式都考虑到了盈利模式的可行性。
所以,从消费者到车企,再到供应链,这都是一个完全可行的商业链条闭环,并且双方在未来的规划都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没有必要执着于充电与换电之间孰优孰劣、谁好谁坏。
写在最后
其实对于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应该向对待所有新技术一样,辩证的来看待。不是说搭载了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车就一定好,因为这个技术是一项极其考验系统集成度的技术,没有强大的设计和系统性能支撑,电池车身一体化也难以发挥优势。虽然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对于特斯拉Model Y这种产能高、标准化制造的车型,能显著降低成本。但国内的比亚迪海豹、零跑C01能够作为单一的爆款车型就比较难说了。
从另一角度出发,大肆宣扬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多么超前、多么黑科技也没有必要。毕竟,一台车好不好,还是要根据个人的真实驾驶感受来说,就算没有使用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只要它行驶品质好、续航性能好,维护简单方便,也是一款好的纯电车。
原文标题 : 「研判」“CTC”、“CTB”,名称各不同,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是大势所趋还是宣传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