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中式鲶鱼,搅动美国市场
“不要浪费一场好的危机。”
机遇和风险并存,美国的动力电池市场不可能放任韩系电池一家独大,就像国内车企积极寻找电池二供、三供的道理一样,制衡和竞争才是市场的主旋律。
而大概率上,此时此刻,正是中国电池厂商进入美国市场的好时机。
据了解,目前美国动力电池市场上,主要玩家包括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以及日本的松下。甚至可以说,韩系电池厂商为了绑定美国市场付出了许多代价,比如积极推进与美车企合作建厂,以低于市场40%—60%的价格供应电池……
但另一方面,美国车企们似乎并不愿意对韩系电池太过依赖,此时的他们,也迫切地需要一条鲶鱼,进来搅混如今韩系电池一家独大的局面,就像当初的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一样。
越竞争,越公平,也就越有可能从中获利。对于美国车企而言,如果能够凭借市场换到技术,进而生发出“百花争艳”的局面,无疑也是乐意之至。而以宁德时代为首的中国电池厂商,自然也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更何况,除了宁德时代之外,还有不少华系的动力电池企业,准备来美利坚“闯一闯”。
比如,由大众控股的国轩高科,也是一个不安分的主儿。
去年12月,国轩高科发布公告称,其境外全资“孙公司”美国国轩,成为了美国某家大型上市汽车公司的供应商。
并表示,为满足该客户的需求,国轩高科中国内地电池生产基地的磷酸铁锂电池将会对该客户进行出口。在2023年-2028年之间,预计该客户的电池需求总量不会低于200GWh。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双方还计划在美国本土化生产和供应磷酸铁锂电池,以及共同探讨未来成立合资公司的可能性。简而言之,无外乎那些“合资建厂”的路数,以谋取“双赢”。
此外,或许也是因为有了大众基因的加持,国轩高科除了赴外建厂之外,还谋划起了“金融出海”,赶赴瑞士上市。
就这样,一家拥有中国电池技术支持、大众集团推崇、以及存在潜在海外资金推动的动力电池企业,会在美国市场激起波澜吗?
纵观国内的动力电池行业,像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这样选择赴美“掘金”的电池厂商,并非个例。
如远景动力,这家在国内都鲜有露面的电池厂商,却是美国的第二座工厂也将开始动工。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动力电池企业,在美国开设了研发中心,未来进军美国市场的可能性也很大。
03 韩系吃得,华系吃不得?
“公司与美国客户互动较多,既包括新势力,也包括传统车企,双方共同探讨了各种可能的供应及合作方案,以及本地化生产的可能性,但具体情况需考虑到工人培训、效率、工会等因素对品质与成本的影响。”
今年2月的投资者调研活动中,宁德时代确认即将进入美国市场之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对相关合作背景,以及赴美建厂的相关顾虑进行阐述解释。
由小及大,对企业自身而言,“出海”战略的顺利实施,既是对增量市场的开拓,有利于营收;也是对自己技术的考验,百炼才能成钢。
但依旧需要注意,应牢记如何把握“技术换市场”的度,总不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至于往大了说,以开放的包容心,去交流、去变革、去创新,中国制造就应该在风雨中成长。
作为中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动力电池企业们也应该坚定信念,坚定地走好自主创新的路。
恰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除了眼前的利益,也需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进阶的角度,做好自己的本分。
正如那句话所说,商场如战场,当对面是美利坚的时候,再怎么谨慎也不为过。
总结来说,赴美“掘金”的背后,其实便是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颗颗上进心。
哪怕是在这个荆棘遍布、困难丛生的时间节点,电池厂商们,也将发挥好自己“承前启下”的供应链作用,守住现有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动力电池企业们也将勇于开拓,用技术的不断创新,完善出一个更好的新能源汽车时代。
至于这块美国市场的蛋糕,韩系电池厂商吃得了,华系电池厂商当然也吃得了,而且还会吃得更好。
这一次,轮到我们用技术换市场了!
原文标题 : “死磕”美国市场,宁德与国轩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