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原材料暴涨,电动爹迎来涨价潮,买还是不买这是个问题

博望财经
关注

01

为什么涨价

目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本轮电动汽车价格上涨由四大原因造成——供小于求、缺芯、电池材料上涨和新能源补贴退坡。

供小于求这件事情在特斯拉身上表现的最为明显。有媒体对特斯拉美国在线配置器上交付时间进行分析发现,多款特斯拉车型产能在2022年底之前都已接近售罄,如果现在下单长续航版Model Y ,预计将在2023年1月才能交付。

但供小于求不是造成电动汽车涨价潮的主要原因。事实上,除了特斯拉、蔚来等热门调动汽车品牌外,其它电动汽车品牌供求关系并不紧张。一些品牌延迟交付的原因并非需求量过多,而是芯片供应不足,汽车没办法按照原定计划生产出来。

需要应用于电动汽车身上的芯片种类繁多,其中最缺的是汽车MCU芯片,而汽车MCU芯片七成产能在台积电身上。一旦台积电受到自然、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无法正常生产,或者,芯片需求量增长过于迅猛,芯片荒现象就会出现。

一些像比亚迪这样芯片自给自足的公司不受芯片短缺的影响,可以正常生产,一些像特斯拉一样实力较强的电动汽车公司,一方面可以通过积极自主研发和买工厂的方式保证芯片供应,一方面可以通过提前支付费用等方式在供应商处获得更多芯片供应。但对于实力一般的电动汽车品牌,芯片就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

芯片短缺现象早就存在,价格普涨是在今年才出现,可见,缺芯也不是本轮涨价潮的主要原因。

真正影响这轮普涨的是电池材料上涨。

今年3月,宁德时代对外宣布,因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相应动态调整了部分电池产品的价格。

电池产品涨价后,电动汽车的成本将上调多少?一位新能源车企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涨价两次,按一辆新能源车汽车的电池成本来算,上次涨了1万元,前不久又涨了1万元。

前段时间上演逼空大戏的主角——青山集团,正是世界镍业的龙头企业,手握印尼镍矿60%的股权。镍是不锈钢的原材料,也是新能源汽车电池——三元锂电池的原材料之一。

俄乌冲突加上逼空戏码,致使镍价曾一度突破每吨10万美元大关,虽然目前镍价已经大幅回落,但由于镍价供需不平衡,短缺幅度为1.7%,加之俄乌战局并不明朗,难以预测何时才能回归原价。

除了镍之外,碳酸锂价格上涨也直接影响了电池成本上涨。新能源汽车电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前面提到的三元锂电池,另一种是磷酸铁锂电池,像零跑T03用的就是磷酸铁锂电池。碳酸锂是磷酸铁锂电池的原材料之一,其价格从2021年1月的5万元/吨飙升至现在的50万元/吨。

针对本轮电池原材料上涨现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认为,本轮原材料价格超常规上涨,背离了正常供需关系,属于非理性上涨,存在炒作方为抢抓锂产能扩张前的最后窗口期,囤积居奇、蓄意哄抬物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则坦言,当前动力电池原材料大幅涨价问题需要高度关注、认真研究解决。

02

车企压力和机遇

电动汽车涨价潮的来临给车企和消费者都带来了压力。摆在车企眼前的问题是,涨价之后,销量是否还能跟得上。让消费者疑惑的问题是电动汽车价格到底是会回落还是继续涨,到底该现在买是再等等。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新能源相关企业128.3万余家,2021年,新能源相关企业新增注册企业近31.5万家,同比增加86.9%。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注册数量最多,同比增加143.7%。这些企业本想趁着电动汽车的最后窗口期大干一场,没想到电池原材料暴涨成了拦路虎。

业内人士认为,本轮电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利好大型车企,而小玩家可能因为订单、销量下滑而面临倒闭的风险。

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亚当·乔纳斯(Adam Jonas)发布报告称,最近的镍价波动凸显出的供应链问题表明,电动汽车的供应链“在很多层面上都是不可持续的”。特斯拉“在这些问题和更多问题方面的思考要领先其他行业公司5年到10年时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赢家将是那些能够保证关键原材料供应的企业。

据悉,去年,特斯拉与淡水河谷达成了一笔未披露的镍交易,该交易是从加拿大获取淡水河谷的镍供应。特斯拉正计划在德州超级工厂进行Megapacks巨型电池储能系统项目。

为了让电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政府正积极发展芯片产业,解决芯片短缺问题。近日,杭州富芯半导体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富远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富芯半导体成立于2019年10月,其模拟芯片项目旨在建设高端模拟集成电路专用生产线,主要产品为面向汽车电子、5G通信、云计算、人工智能的高性能模拟芯片。

除了政府方面为电动车企扫除障碍外,造车新势力们或许应该像特斯拉学习,未雨绸缪,把账面趴着的巨额资金用到实处,老百姓才能买到性价比越来越高的电动爹。

       原文标题 : 电动爹迎来涨价潮 买还是不买这是个问题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