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比亚迪的布局,筑梦四时,正当时

商界杂志
关注

02——破晓·战事起,针锋相对

“安全是纯电动汽车最大的豪华”在重庆举行的“纯电全系 佩刀安天下——比亚迪新车上市发布会”上,王传福的这句话,引发全场共鸣,像是对那次战争的最强力回应。 一家靠电池起家的汽车企业,究竟能做多大?比亚迪的答案可能超乎想象。

在全球动力电池十巨头中,松下、三星和LG是半路出家,国轩、孚能等起步做电池,现在还做电池。只有王传福跳出电池,做成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冠军。

一场看似简单的针刺试验,引发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三次隔空对垒。硝烟背后,实则是中国动力电池之争进入新的战局。

针刺试验刺痛的,是眼下专做电池的宁德时代,以及它对于三元锂电池挥之不去的焦虑。

长期以来,三元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主流能源解决方案。但随着技术进步,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逐渐被磷酸铁锂缩小差距,成本降幅不敌后者,再加上政策扶持减弱,无钴时代迟迟未至。包括车企在内的竞争对手,正试图蚕食宁德时代的蛋糕。

王传福坚信,“弗迪(比亚迪旗下独立电池公司)将改变中国汽车工业在全球新能源浪潮中的角色和分工。”被分走奶酪的宁德时代,将如何应对?

2020年3月29日,比亚迪首次对外公布的“刀片电池”顺利通过“针刺试验”的完整测试视频。针刺试验是模拟电池内部短路的测试手段,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根钢针刺穿电池,模拟电池短路时的表现。

结果显示:三元锂电池在被针刺穿的瞬间爆炸,剧烈燃烧,表面温度超过500摄氏度,电池表面的鸡蛋被炸飞;磷酸铁锂电池则表现为无明火但有烟,表面温度200~400摄氏度,电池表面的鸡蛋被烤焦;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既无明火也无烟,表面温度保持在30~60摄氏度,电池表面的鸡蛋无变化。

这次实验从某个方面,说明了比亚迪刀片电池的安全性。

本来比亚迪在发布会公布测试的目的只是为了证明其刀片电池的安全性,除了让消费者看到实力之外,并没有引起行业的关注。但老对头宁德时代似乎时刻在关注着比亚迪的动向。

比亚迪公布测试结果之后的两个月,宁德时代董事长在某业绩说明会上,面对投资人关于比亚迪刀片电池的提问时说道:“电池的安全和电池的滥用测试是两回事,但有些人把滥用测试的通过性等同于电池的安全”。

“有些人”一词直指比亚迪和王传福,“滥用”更是戳到了比亚迪和王传福最敏感的神经。

口水战自此拉开序幕。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一个刀片,一根钢针,引发了中国动力电池头部企业的一场争论。

……

随着几番争论,双方火气渐渐降了下来。

其实,王传福早就料到,彼此注定要有一战。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无法超越的状况下,新能源汽车就是新燃起的希望。两家争论的焦点也在于此。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是动力电池,和燃油汽车的发动机地位一样,正是这个原因,让行业竞争也变得激烈了起来。

在这一次关于电池安全上的隔空对决,宁德时代被打败了。

从出鞘到佩刀,比亚迪没有让消费者等太久。因针刺试验走红的刀片电池进入人们视野后,比亚迪迅速将这把利刃逐步佩戴在旗下的重要车型。

当初王传福研发刀片电池的初衷,是要将行业内对续航里程的盲目攀比,逐步拉回到正视车辆安全上来。于此,王传福着重申明了一个观点,“安全,才是一辆电动车最大的豪华!”正如燃油车时代不同品牌赋予旗下产品不同定义一样,新能源时代的比亚迪,将安全和豪华直接画上了等号。

事实证明,比亚迪对于电池的安全性能测试,从未止步。继针刺试验之后,这次是重压。

发布会上,大屏幕上出现了这样一段视频。一辆重达46吨的满载重卡碾压过比亚迪刀片电池包,电池包完好无漏液、无冒烟现象;随后,被碾压过的电池包装回比亚迪汉EV轿车,依旧可以正常使用。有着双重严苛测试认证的刀片电池,安全性能再度得到认证。

有了这张王牌,王传福正试图将其发展成为全行业“标配”。按照规划,刀片电池未来将向全行业外供,几乎每一个能想到的汽车品牌,都在与弗迪电池洽谈合作。

改变以往自产自销的策略后,比亚迪回归电池供应商角色,也为自己在新一轮电动车浪潮的竞争多了几分筹码。

"比亚迪计划在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的汽车生产企业,2025年成为全球第一!" 王传福喊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很清楚真正掌握电动汽车命运的是什么,就是比亚迪最擅长的电池。

破晓之战后回看,王传福的最终目标不单纯是追求电池的先进和完备,而是剑指长远。这当中不光有新能源汽车,还有LED、光伏发电等。因为,王传福最初布局的,就是一场新能源帝国的革命。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