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再度登顶新势力销量榜首的小鹏,还没来得及沾沾自喜,就迎头遇上了一道“闷雷”。
近日,有媒体爆料称,南京一位消费者陈先生在订购小鹏P7汽车后,被告知“要提车得加钱”。11月12日,4S店向前来提车的陈先生表示,要额外缴纳7000元才能交车。
明码标价的汽车,怎么还有就地起价的套路?
对于消费者的质疑,涉事门店销售主管直接搬出了“国家补贴”的相关政策。该主管表示,交车时车主补交费用是统一操作:“所有车子都是这样去弄的,如果不这样去弄的话是没有国家补贴的,我们这边都是这样操作的。”
而据江苏广电集团旗下荔枝新闻等媒体的粗略核算,如真按这位工作人员所言,小鹏“累计获得补贴应该为9亿元”,且如此操作的小鹏,也难逃阴阳合同和偷税漏税的嫌疑。
对于这一争议,小鹏汽车官方则举重若轻地回应称,这是有关人员对相关政策没有讲清楚,是公司管理失误,后续小鹏将履行合同的承诺。
虽然官方作出了回复,但究竟是小鹏涉嫌骗取新能源补贴,还是涉事销售人员想要从中牟利尚且不得而知。可无论如何,这家小鹏直营店私下补差价的做法的确有失妥当,在脱离书面合同后,消费者权益难保障。
有分析指出,消费者要求小鹏4S店按照合同交车属正当要求,因为门店要求消费者事后补交差价的行为并不受法律保护。
由于事发突然,因此近期宣称“小鹏骗补”的声音不在少数,但已经居于高位的小鹏真的不明玩火自焚的道理吗?违法违规的代价远不止退补罚款那么简单。
归根结底,错了就是错了,身陷骗补疑云的小鹏,只能为消耗的品牌声誉无奈买单,这场风波中,窝火维权的车主和奋力挽尊的企业都不是赢家。
红利下的潜规则?
巨额的新能源补贴究竟能有多诱人?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期间,整车企业取整后的新能源补贴资金共329.46亿元,其中比亚迪凭借着15.5万辆核准新能源汽车,获得39.8亿元新能源补贴,位居补贴金额之首,而这一金额已超过核准车辆总售价的12%。
但在百亿补贴的诱惑下,一些跃跃欲试的车企开始在红线的边缘试探。
时间拉回2016年,坊间流传着一份《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骗补和违规谋补汇总表》,吉利、比亚迪、一汽等数十家企业也被列入其中,由于该份资料出处不详,因此真实性无从考证。
但确定的是,同年相关部门就骗补问题相继对重庆恒通客车、力帆股份、苏州金龙、河南少林客车、奇瑞万达贵州客车、深圳市五洲龙等车企进行了处罚,而通过对照,上述受罚的6家企业均在这份不知出处的汇总表中,无形中为其添了几分可信度。
而在次年,上汽唐山客车、重庆力帆、郑州日产等7家车企因骗补遭到工信部门的行政处罚,与此前“有牌无车”的骗补原因相比,本次涉及的处罚理由更为复杂,产品与公告不符、未安电池先上牌等天秀操作都被暴露在聚光灯之下。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在与《一点财经》的对话中指出,新能源补贴的争议已经存在很多年了,交易中的私下操作在汽车行业中是一个普遍的潜规则,一些消费者和4S店已经形成了一个默契,对于购车过程中的私下交易、虚开发票是很难时刻监管的。
在利益面前,一些车企选择了倾倒,而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除了物质诱惑外,还与骗取新能源补贴门槛低的附加因素有关。
只要符合规定,制造新能源汽车就能获得补贴,因此有牌无车、有车缺电、标识不符等骗补现象才会层出不穷,如从生产资质、规模实力等企业条件方面做出限制,或可在无形中提高获得补贴的准入门槛。
事实上,在约束车企前,还需直视两大横在新能源补贴面前的难题:一方面难以全面监管为购车交易留下了空隙;另一方面骗补又是一个难以界定的行为。
以小鹏涉嫌骗补的风波为例,仅凭阴阳合同并不能断定小鹏骗补,销售话术、产品降价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本次事件的发生。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向《一点财经》表示:“很难判断企业的行为是否为骗补,即便企业客观上不属于骗补,但也有可能是主观上想骗补。”
与其争论骗补与否,远不如将目光聚焦到完善补贴政策上,安光勇认为不断健全的补贴政策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这些补贴政策不够严谨,那么即便是正直的企业也会出现歪念头,从整个社会和监管的层面,更重要的是结果,让更多企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制才是最重要的。”
新能源补贴的出台本是件推动产品普及的好事,但如果让越来越多的有心人钻了空子,则无异于是行业的另一种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