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小米等车企踏进“芯片走廊”,汽车“芯”动上海滩!

光子星球
关注

芯片风口涌进汽车行业

汽车缺芯危机爆发后,龚强所在公司战略便发生了变化,“在车载芯片领域,以前只能生产传感器、存储器等中低端芯片,现在,管理层看到车载芯片势必是行业未来的风口,已经在加大力度投入车载芯片。”

两个月前,他所在半导体公司便忙着去申请芯片领域的一个认证,通过之后才有资格量产该款芯片。

据了解,2021年上半年国内芯片相关企业新增1.88万家,同比增长171.8%。

当车载芯片开始成为风口,许多国产芯片企业也开始转向该领域,争做行业内第一个吃蛋糕的人。但这块蛋糕很硬,很难啃。

上海的又一芯片厂商壁仞科技,在宣布进军车载领域的同时,在车企芯片危机爆发后,于今年11月宣布进入自动驾驶芯片领域。自动驾驶芯片被称为芯片中的“珠穆朗玛峰”,代表了最高的技术挑战。

一直以来国产车企大多选择外购芯片,在这次芯片危机中,开始出现变化。“从2020年开始,陆续有一些车型在寻找比较稳定的国产芯片厂商,但实际的评估下来,很少有符合的”,一位国产芯片厂商员工告诉光子星球,“之前我们公司来了几家车企,想要寻找可替代的IGBT芯片,但最后都失望而归,因为工艺跟国外确实还有明显差距”。

因为有关人身安全,汽车厂商对车载芯片要求更为严格,当危机发生时,国产芯片厂商集体失声,面对汽车行业的危机,我们目前还不能自给自足,无“国货”可补位替代,非常被动。

按照技术实现难度,车载芯片可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高性能、高工艺的芯片,属于技术梯度最高的芯片,典型代表是各种AI芯片、主控芯片。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对此类芯片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第二梯队是MCU微控制器,在汽车上用得最多,目前最缺的也主要是这类芯片;第三梯队是功率芯片、通讯芯片、传感器与执行器、存储芯片等,属于低算力、工艺要求较低的芯片。

每个梯队之间都隔着‘一堵墙’,各种车规级认证便是这堵墙的显现。要进入车辆领域,打入各一级(Tier1)车企大厂供应链,做核心车载芯片产品,首先要取得各种车载芯片的车规级认证,这是入场券,如AEC-Q100等一系列AEC-Q规范,目前国内能取得相关认证的半导体企业不多。

同时,中国汽车芯片的测试和认证体系尚不完善,相关行业标准缺失,与国外的芯片产业相比滞后近十年。

“在车载芯片领域,中低端已经可以实现国产替代,高端以及核心的目前很难。”杨天所在芯片厂订单暴增,比前两年翻了几番,但工厂效率难以提高,十一月生产的还是今年2、3月的订单。

从晶圆制造到封装测试,这家国产芯片厂商可以包揽整个流程,但也只能生产一些低端车载芯片。

“很多客户跟我们讲,不只是车载,全行业都面临缺芯难题,国内大多数车载芯片制造厂商,只能完成封装或测试这一个环节,在晶圆制造、设计这些关键环节并不能完成。”

“据我了解,业内也有几家本土企业正在转型车载芯片,但注定艰难,很多核心芯片的车规级认证,我们公司也过不了,所以只能做一些第三梯队的辅助配件,高端车载芯片做不了。”杨天向光子星球分享。

目前,国内汽车芯片厂商非常多,但掌握核心技术的不多,该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在MCU微控制器和自动驾驶芯片的量产。国内芯片的测试场景目前停留在车窗、钥匙或是空调,即跟人身安全没有很大关系的地方。“出了差错顶多也就是短路故障,但不至于出现交通事故,不会造成任何人身安全。”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说。

车载芯片不同于其他芯片,更注重安全性、稳定性,所以对于工艺要求很高,有着严格的车规级认证。

要取得车规级认证,大量国内芯片厂商工艺并不达标,而影响工艺的主要集中在晶圆制造和设计。从手机到汽车,国内经常被称为“卡脖子”的核心技术,主要是晶圆制造和设计,都把握在其他公司手中,在制造环节,几乎所有高性能汽车芯片均由台积电和三星代工。从芯片设计来看,IC设计和创新的主场地依然是美国。

据市场研究公司集邦咨询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全球前十大芯片设计公司营收排名来看。中国台湾3家,分别是联发科、联咏科技、瑞昱半导体,华为的海思公司此前在全球芯片设计公司中排在前十,但在遭遇禁令后,营业收入下滑明显。

一颗芯片的生产过程包括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各个环节。自1987年以来,芯片产业全球高度分工,欧美主导设计等上游环节,东亚负责制造和封测等下游环节。而只有在封测环节,中国台湾和大陆占据领先地位。

整体来看,截至目前美国、日本、欧洲、中国台湾地区形成对上中游核心产业全覆盖,依靠技术自主可控垄断半导体产业。

“要跨过三个梯队芯片之间的每一堵墙,需要从芯片制造的全产业链进行升级”,一位业内资深人士称。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