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销破万,理想汽车离盈利还有多远?

蓝科技
关注

理想汽车月销过万 离盈利还有多远?

【蓝科技综述】近期,造车新势力们纷纷发布了11月销量数据。

第一梯队的“蔚小理”当月交付量全部过万。其中,蔚来汽车交付量同比上升105.6%至1.09万辆;小鹏汽车交付量同比上升270%至1.56万辆;理想汽车交付量同比上升190.2%至1.35万辆。在第二梯队中,哪吒汽车成为了黑马,交付量同比上升372%至1万辆。

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理想汽车。今年11月是理想汽车交付量首次过万,相对于其他造车新势力而言,这一结果显得更加难得。不同于拥有多个系列的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理想汽车一直走单品打爆路线,11月交付的车辆均为同一产品——理想One。同时,在今年5月改款后,理想One价格售价为33.8万,购置门槛较高,能有目前的销量确实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产品本身的吸引力。

本文将以理想汽车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为基础,拆解理想汽车的业务逻辑和盈利预期,并探究其扩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挑战。

一、单品打爆下的高毛利率

11月29日,理想汽车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根据财报显示,理想汽车当期实现营业收入77.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5.1亿元,上升209.7%,较上一季度的50.4亿元,上升54.3%。营业收入的上升主要得益于报告期内车辆销售的激增,2021年前三季度,理想汽车合计交付量达25116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几乎增长了两倍。

30多万的预算,在目前的汽车市场上,可选项已是五花八门,为什么消费者会对理想汽车情有独钟?这主要归功于理想汽车对于用户出行需求的理解。

对于电动车而言,续航是影响驾驶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新款产品理想ONE是增程式电动车,其中NEDC综合续航里程为1080公里,WLTC综合续航里程为890公里,可以满足用户的大部分出行需求,并降低充电频率,省心省力。

针对核心家庭舒适出行的需求,理想ONE将原有的7座车型改为6座车型,同时增加了车身长度、第三排腿部空间,给予用户更舒适的乘车体验。此外6座车型还可以6年免检,为用户省去流程方面的不便。

通常好产品往往意味着高投入,那么理想汽车的利润表现如何呢?

在三季报中,理想汽车还披露了最新的毛利数据。2021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车毛利润达18.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97亿元,上升了264.8%,较上季度的9.53亿元,增加了近一倍;当期毛利率23.3%,与去年同期的9.8%和上季度的18.9%相比,毛利提升明显。

理想汽车好产品与高毛利并存的现状来源于它的单品打爆策略。出于产品差异化的考虑,造车新势力往往都会在旗下设置多个系列,比如蔚来汽车就拥有售价较高的跑车系列EP9和性价比较高的SUV系列ES6、ES8,小鹏汽车也拥有P7、G3i和P5等多个车型。对比之下,只有一款产品的理想汽车多少有点独树一帜。

不过,产品的高度统一为理想汽车打造了更加专注的供应链体系,从而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在三季报中,理想汽车表示毛利率的提升主要来源于部分零部件采购价格的下降,以及产量攀升过程中单车制造成本的下降。

二、规模盈利与产能扩张

一方面是极致单品走俏带来的销量上升,另一方面是规模效应带来成本下降,理想汽车好像进入了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中。在这样的情况下,理想汽车赚到钱了吗?

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在赴美上市一年,又回港挂牌近4个月后,理想汽车仍未实现盈利。根据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信息,理想汽车当期净亏损2150万元。虽然这一数值,较去年同期亏损1.07亿元及上季度亏损2.35亿元,有明显下降,但对于现阶段的理想汽车而言,想要扭亏为盈,似乎并不容易。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判定理想汽车的预期盈利时间呢?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过理想汽车的规模效应。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原有的固定成本会被分摊到更多的产出单位上。当产品售价能够覆盖变动成本及分摊的固定成本时,企业就到达了盈亏平衡点。基于这一理论,如何判定理想汽车的预期盈利时间,主要取决于理想汽车销售规模的增长速度,切换到供给端来看,也就是取决于其产能扩张的进展。

在三季报中,理想汽车对于近期的产能状况进行了说明。理想汽车的产能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常州两个制造基地。北京制造基地于今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23年投入运营。今年2021年11月,理想汽车收购了常州车和进标准厂房建设公司。

这两个制造基地中,常州基地的收购,并不能视作新增产能。在港股《招股书》中,理想汽车披露,关于常州生产基地,理想汽车是先通过子公司实现土地获取与厂房建设,再以成本价出售给国有企业,并拥有在一定年限内以当初的价格购买厂房和土地的权利。本次,收购常州生产基地是履行计划的一部分。此前,理想汽车一直以租赁的形式在常州基地生产。

关于北京制造基地,今年10月,理想汽车宣布将位于北京顺义的原北京现代厂区厂房进行改造,计划于2023年年底投产,一期产能10万辆/年。

2021年7月,理想汽车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6周年公开信。在公开信中,理想汽车表示计划在2025年实现160万辆的销量目标,并将自己的电动车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0%。考虑常州工厂的设计产能在20万辆左右,北京工厂一期产能10万辆,仍有不小的差距。

三、造车新势力的前路

那么,理想汽车能否顺利度过这段规模扩张之旅,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又会面临怎么样的挑战呢?

从短期供应来看,现阶段理想汽车的“供不应求”可能影响市场需求的完全释放。

在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中,理想汽车表示今年毛利的提升也得益于前端销售火爆。今年10月理想汽车新增订单数量超14500单,消费者提车需要等待6-8周,所以理想汽车减少了相关促销活动,销售均价有所提升。

不过,对于消费者而言,6-8周的等待期似乎使得既有订单的不确定性上升。虽然,在财报电话会议中,理想汽车表示消费者提交订单时已经对提车的大概日期有一定预期,并且尚未出现因对等待期不满而退订的现象。但是,随着春节时点的临近,一方面各个品牌的促销活动已在酝酿中,另一方面能否在年前提上新车对于消费者的心理影响将逐渐扩大,订单的确定性能否继续维持仍是未知之数。

理想汽车现阶段的“供不应求”主要受制于上游芯片供应不足。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缺芯”这件事始终扼住了他们的咽喉。在芯片供应方面,理想汽车主要受博世ESP及毫米波雷达供应制约,导致实际销量仅为订单量的一半。目前,毫米波雷达短缺问题已经解决,但明年一季度,理想汽车仍将受到博世ESP供应的制约。

在三季报电话会议中,理想汽车表示现在工厂产量已经上升至14000台/月,主要是受芯片短缺限制。理想汽车预计在春节节后,芯片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工厂月产量会进一步攀升至15000台以上。

从中、长期看,理想汽车的扩产建厂之路也充满了较多的不确定性。对比北京基地与常州基地,我们可以发现理想汽车的扩产方式有了变化。此前,常州基地采用的是购买—出售——租赁—回购的模式,并不会带来太多资金方面的压力。而此次,关于北京基地的收购,项目总投资超过60亿元,对于理想汽车而言可谓大刀阔斧。

在三季报中,理想汽车披露截止2021年9月30日,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定期存款及短期投资总额共计488.3亿元;当期经营现金流量为21.7亿元,自由现金流为11.6亿元。考虑后续产能持续以新方式扩张,理想汽车的财务韧性将受到不小的挑战。

(图片来源:理想APP截图)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 未经授权任何网站及平台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