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将开启汽车智能化元年,吉利、长城、东风等造车大军吹响“集结号”

锦缎
关注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我们紧贴汽车电动化这一主线,进行了全产业链研究。在数十篇深度报告中,向上包括锂电池四大材料和动力电池一二线企业,向下覆盖传统车企、新旧造车势力和锂电设备,以及充换电领域。

经过一年的演绎,我们看到,电动化已基本成为全球产业共识。

站在岁末,我们也必须重整思路,需要清晰的看到,电动化的无非是驱动形式的变化,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底层属性没有很大变化。在电动化已经蔚然成风的背景下,一条更新、更广阔的主线已清晰可见,并开始演绎,那就是智能化——随着汽车电动化的渗透,智能汽车正向我们加速驶来。

在年度交接之际,本文作为汽车新主线—汽车智能化系列研究的开篇,将从老套的“4W角度”,试图回答以下问题:

Why—为什么要关注智能化?

When—什么时候是智能化元年?

What—应该关注智能化的哪些方面?

Where—智能的潮流将奔向何方?

01

为什么要关注智能化?

【1】电动化趋势确立

电动化主线已立。纵然是在今年“缺芯”和锂电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重大利空影响下,新能源汽车仍然持续超预期渗透。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国内今年1-11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为13.9%,其中11月单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更是高达20.8%,每卖出5辆车就有1辆是电动车。

从科技创新产品的发展规律来看,当渗透率超过10%时往往就证明这个产品是成功商业化了的,而且未来会加速渗透,这就说明电动车替代燃油车不是“伪命题”,也意味着电动车的发展阶段已从萌芽期转向了快速成长期。

与此同时,双积分政策和碳交易市场正成为政策补贴的接力棒。按照《节能与新能源技术路线图2.0》规划,到2035年,新能源车的新车销售渗透率要求达到50%。这就保障了长周期的需求。

从供给端来看,车企纯电动新车型正在密集投放,并且续航里程都有大幅提升,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电动车走向了产品力导向时代。

图1:2015-2021/1-11我国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单位:%),资料来源:乘联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