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Model Y和比亚迪宋,搅动SUV市场一池春水

贾新光汽车评论
关注

从2009年至今,SUV车型在新车市场中的份额从不到8%一路增长至如今超过40%,中国车市为SUV提供了一片丰沃的土壤。

天然的国民需求加上车型本身的高溢价能力,令越来越多的厂商将战略目光放置于SUV领域,而同时,它也成为了最令自主品牌扬眉吐气的市场。

相较于轿车版块的头部玩家全部被合资车企垄断,在SUV领域,自主品牌则能够占据半壁江山。

尤其是吉利、长城、长安等头部自主品牌,甚至能够依靠SUV爆款产品支撑其整个体系的发展,成为其主要的驱动力,可见自主品牌在这一领域耕耘之深厚、成长之繁茂。

与此同时车型新品发布的速度也令人目不暇接,譬如上半年就登台的WEY摩卡、坦克700/800、吉利星越L、领克09、长安UNI-K、星途揽月,哪一个不是自带话题与流量?

而伴随着自主品牌相互厮杀,另一边,合资品牌也在不断下探,一点点向下蚕食,整个SUV都沦陷于一片红海之中。

当时间来到了今年9月,据乘联会数据统计:

在SUV领域,9月份总销量73.2万辆,同比下降16.6%,环比增长14.5%;1-9月份累计销量661.9万辆,同比增长10.9%。

作为“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9月份SUV的销量成绩环比8月份有所提升,但同比去年却下跌超两位数。

可见在芯片短缺、产能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大背景下,即便在销售旺季,SUV市场的表现也相对低迷。

与以往相同的是,榜单前十五名中,自主品牌占据七席,足占半数,但在车型的排位方面却出现了明显变化:

从乘联会给出的这份SUV销量榜可以看到,这一次的榜首是特斯拉model Y,在9月份卖出33033台,超过了第二名的哈弗H6近一万台,拉开较大的差距,以一台新能源汽车的身份站上了SUV领域的销量王座。

且不提特斯拉Model Y的产品力,单是国产化后接二连三官降的价格,再加上其基于国内消费者心目中的豪华品牌定位,以及国内市场对于SUV车型的特别偏好,就能够猜到特斯拉Model Y的销量不会太低。

同时如今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新能源市场受众不断扩张,再结合目前国内新能源车免购置税,绿牌等政策以及民生状况来看,特斯拉Model Y可谓集中了消费者的痛点、拿捏到位。

不仅如此,10月12日,乘联会发布了一则最新的销量报告:

报告中显示,9月份特斯拉中国厂商批发销量(含出口)为56,006 台,环比上涨 26.53%,同比增长 394%,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批发出口量仅有3,853台,那么刨除这小部分出口量,就意味着特斯拉在国内市场投放的车型足足有52,153台。

这在如今全球缺芯、产能下降的大环境下,是多么巨大的优势。无论挤压的订单,还是膨胀的需求,都能够满足。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特斯拉的财报,特斯拉Model Y 九月份的销量也仅占特斯拉9月份总销量的65%左右——这意味着即便特斯拉在上半年中负面风波不断,但伴随着市场的转型与消费者需求的增多,特斯拉不仅没有销量受限,反而进一步打开了市场。

自主品牌方面,榜单前十五名的车型当中,自主品牌车型独占7席。原本长期位于榜单前五的长安CS75与吉利博越排名跌落至第七与第六。

而作为新能源车型的比亚迪宋则凭借着多款车型的同堂销售(包含了比亚迪宋、宋PLUS、宋Pro、宋PLUS新能源、宋Pro新能源的销量)以及较高的性价比冲上了榜单第三,9月份销量21222辆,同比增长49.7%。

榜单前三甲,就有两位是新能源车型,这放置于先前燃油车称霸SUV榜单的时候,是完全想象不到的事情。

同时从新能源榜单中也能够看到,比亚迪并非仅一款比亚迪宋卖的好,而是几乎全系产品并进,可见其体系之完善。6-20万、甚至于20万往上,各个价格区间它都有属于自己的产品布局,整个体系全面覆盖。

再加上DM-i混动技术的下放,以及比亚迪自己的芯片技术,在其他品牌芯片短缺的情况下,比亚迪甚至还向外销售自家芯片。

另外,这份SUV榜单中,最令人注目的无疑是位于第十二位的欧尚X5,在9月份卖出了12612台车。当然,这份“注目”并非指该车型的销量成绩,而是它远超其他车型高达15665.0%的同比增长,也可见其增势之迅猛。

现如今,长安欧尚X5几乎能够稳定每月破万,就算在1-9月份的SUV累计销量排行榜单中也榜上有名,排位第十四名,能够看出长安欧尚这个品牌转型的成功,并能够稳定延续自己的优势。

1-9月SUV累计榜单的车型排名则每月太大变动,哈弗H6依旧遥遥领先,长安CS75紧随其后,本田CR-V位居第三。毕竟1-9月排名看的还是热销榜单的累计销量,并不会因某个季度的小变动而影响到整体成绩。

整体来看,九月份的SUV市场虽有回暖现象,但在全球缺芯及疫情反弹的双重影响下,远不如往日强劲。同时在这样的影响之下,九月份的SUV车型排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两款新能源车型冲上了榜单前三,一方面是这两款车型都能够有效抵御缺芯的风险,另一方面则呈现出市场的转型加速,新格局将愈发临近。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