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晚间,盐湖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告知书》。
告知书显示,经查,盐湖股份销售钾肥产品时,其生产成本未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大幅度上调销售价格,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三)项的规定。
经研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四十条、《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之规定,责令公司立即改正,且处以160万元罚款。
图源:盐湖股份公告
针对此次行政处罚决定,盐湖股份表示高度重视,并已及时缴纳罚款。同时,盐湖股份称,将结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公司的要求,及时做好相关工作,并加强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制度的学习,强化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
盐湖股份还强调,本次行政处罚不会对公司业绩造成重大影响,未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同时,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今后将进一步充分发挥国有企业责任和担当,最大限度确保钾肥生产供应基本稳定。
受此消息影响,盐湖股份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不够乐观。截至今日(29日)收盘,盐湖股份报28.29元/股,下跌1.12元/股或3.81%,总市值1537亿元,而27日当日收盘,盐湖股份总市值1710亿元。这就意味着,盐湖股份市值两天大跌173亿元。
关于盐湖股份
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盐湖股份始建于1958年,于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是青海省最大的国企。其拥有察尔汗盐湖采矿权,主要业务包括氯化钾的生产和销售、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等,有“钾肥之王”的美誉。
不过,盐湖股份自2017年开始“没落”。当年,其出现了41.59亿元的亏损,并于2018年、2019年继续亏损34.47亿元和458.6亿元。因此,盐湖股份于2020年5月22日起暂停上市。
此后,经过重整和剥离亏损资产,盐湖股份“重新崛起”。依靠钾肥与锂盐业务,2020年业绩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20.39亿元,同比增加104.45%,净资产期末也转正为52.66亿元。
今年今年8月10日,盐湖股份重回恢复上市。上半年,盐湖股份实现营收61.62亿元,同比减少36.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14亿元,同比增长52.97%。
资源方面,半年报显示,国内当前氯化钾产能约在860万吨/年,2020年年产量为704万吨,进口量达到866万吨,对外依赖约50%。盐湖股份现有产能为500万吨/年,为国内当前产能的58.14%。
并且,盐湖股份钾肥装置生产中每年排放老卤量约有2亿立方米,该原料液为锂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
在动力电池所需的碳酸锂方面,盐湖股份坐拥中国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察尔汗盐湖,拥有氯化钾储量约5.4亿吨和氯化锂储量约800万吨。
2020年,盐湖股份的碳酸锂产量13602吨,同时,其子公司蓝科锂业(拥有51.42%股权)现有1万吨工业级碳酸锂装置和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装置,其中2万吨产能将于2021年底投产。
此外,盐湖股份还与比亚迪合作拟建设盐湖比亚迪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建设准备及建设手续工作已基本完成,但该装置目前还未实际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盐湖股份还背负着高达577亿元的负债。
2019年盐湖股份被实施退市风险预警,主要是因为子公司盐湖镁业和海纳化工的“拖累”导致其深陷债务泥潭。
据西宁中院统计,截至2020年1月1日,共有864家债权人向盐湖镁业管理人申报债权,申报金额约为人民币470.67亿元。共有 624家债权人向海纳化工管理人申报债权,申报金额约为人民币106.41亿元。
470.67+106.41=577.08亿元,也就是说盐湖股份两家子公司的负债高达577亿元。
近期有投资者针对上述两家子公司的负债问题进行了提问,盐湖股份回应称,公司相关负债情况,请查阅公司定期报告,重整后公司保留了盈利能力较强的钾、锂板块,目前公司经营状况优良,现金流充足,后期偿还压力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