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雄飞
编辑/子夜
一项收购信息,成了小米今年二季度财报的一大亮点。
本周三晚,小米公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相比于双双同比上涨的营收和净利润,更加吸睛的是财报中关于小米已与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深动科技)所订立的股份购买协议。
据财报显示,小米将用7737万美元(约合5亿元人民币)购买DeepMotion已发行股本的71.16%和28.84%。换言之,小米通过此次股本购买,实现对DeepMotion的全资收购。
小米收购DeepMotion信息,截图自小米财报
这一消息是小米自宣布造车后,一个比较大的新动向,但这不是小米首次为了造车进行投资布局,此前小米也动作频频。
今年6月开始,小米就相继参与了纵目科技、禾赛科技和几何伙伴等公司的融资,与DeepMotion相同的是,这些公司的主营业务同样与自动驾驶软硬件相关。
除了自动驾驶公司之外,小米还将目光投向了动力电池制造和制动产品方面,相继参与了海之博电子、蜂巢能源等公司的融资。小米甚至还在前两天投资了做智慧停车的爱泊车公司。
与投资布局同时进行的,还有大规模的招聘。
通过小米官网的招聘页面可以看到,其已上线包括自动驾驶软件工程师、毫米波算法工程师、感知、控制工程师、前端平台研发等岗位,并且还都是“加急”处理。
在本次财报电话会议上,小米副总裁王翔也透露了目前招聘方面的情况,“已收到超过两万份简历。”
与其他车企接触方面,小米也没有落下。自今年6月开始,小米董事长雷军就先后造访了上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等车企,并与恒大汽车也取得了初步联系。
从接连投资布局造车相关领域公司,到大规模的加急招聘,再到与车企频频联系,这些动作却被视为小米在为造车做准备。但需要注意的是,小米对于造车总部的落户、会用哪种模式来造车及品牌定位等信息截至目前仍未透露。
整体来看,小米造车的速度并不算快,三年后,小米能推出首款车吗?未来它能否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1、小米造车,投资收购先行
为了造车,小米已开启“买买买”模式。
据小米今年Q2财报显示,小米会以7737万美元购买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深动科技)已发行的所有股权,其中包括普通股股东卖方及各优先股股东卖方出售的1.25亿股普通股和5048.47万股优先股。
DeepMotion成立于2017年7月,是一家以高精地图为核心,提供感知、定位、决策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服务商。该公司之所以会将自身定位于自动驾驶供应商,还与其创始人对市场的判断有关。
DeepMotion自动驾驶感知系统,图源DeepMotion官网
在创办DeepMotion之前,其创始人兼CEO蔡锐就已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了将近10年的时间,对于AR/VR领域已是非常熟悉,但他却对此领域并不看好。“AR/VR技术其实并没有像预期那样爆发,但自动驾驶在内的AI应用却在高速发展。”
最终,蔡锐及多位合作伙伴将自动驾驶领域作为了创业的主要方向。起初,DeepMotion想要攻克的是高精地图和自动驾驶感知技术,来为车辆提供环境感知、高精地图绘制以及高精定位三大技术服务。
要做高精地图就需要甲级测绘资质,而要拿到这个资质并不容易。
高精地图测绘一直以来都与国土安全密切相关,地图数据的采集、绘制、存储都受到特定的法律监管。目前国内仅有阿里、腾讯、百度和滴滴等大厂,及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等20多家企业拿到了这一资质。
鉴于这一情况,DeepMotion转型开始做全栈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包括前视、环视、周视感知系统、自主代客泊车AVP方案等技术。现阶段,该公司正在研发下一代立体视觉ADAS(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设备。
或许是看上了DeepMotion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实力,小米很早就已盯上这家公司。
早在今年7月9月,就有一些媒体爆料表示小米将要收购DeepMotion,DeepMotion也将派遣20多人的团队加入小米造车团队,来帮助小米补齐自动驾驶各个模块的负责人阵容。
而随着小米财报的“官宣”,这一传言终成事实。在业内看来,股权交易完成后,小米将通过收购DeepMotion,获得一块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重要“拼图”。
但对于小米而言,有这家公司还不够。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自动驾驶已成为了赛道上各个玩家竞相争夺的“技术高地”,这点对于已宣布造车的小米也不例外,为了抢到更多优势,对于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在今年6月就已开始。
6月3日,小米首先领投了一家名为纵目科技企业的D++轮融资,该公司是一家提供ADS(自动驾驶系统)和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技术和产品供应商,业务范围涵盖了智能驾驶系统、智慧城市产品和服务、大功率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产品等。
纵目科技融资信息,图源企查查
五天后,小米又看中了一家做激光雷达传感器研发的公司——禾赛科技,并参与了其D轮的融资。据公开资料显示,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产品在Robotaxi和机器人市场都有着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国内多个新能源车企都与其建立了合作关系。
到了本月初,小米对于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还在继续,投资的公司是几何伙伴。与禾赛科技相似的是,几何伙伴同样是研发自动驾驶传感器,但聚焦于4D毫米波雷达,可为车企提供L2-L4级自动驾驶“融合感知+智能决策”软硬件集成系统。
除了自动驾驶技术之外,动力电池、车机控制和智能座舱等领域也成了目前众多新能源车企的研发重点,特斯拉、蔚来及小鹏等车企均在这些领域已发布产品或正处于研发之中。
对于这些领域的布局,小米同样没有落下。
今年7月,一家名为海之博电子的公司完成了价值数千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据企查查数据显示,该轮融资的唯一投资方正是小米创始人雷军创办的顺为资本,海之博是一家致力于汽车制动新技术和自动驾驶关键零部件研发的企业。
在动力电池方面,小米先是投资了一家专注于动力电池研发的企业——蜂巢能源,基于在去年率先发布了无钴电池,其实力目前也已排在动力电池赛道上第二梯队中。对于动力电池上游材料领域,小米也通过战略投资赣锋锂电完成布局。
而对于蔚来、小鹏和理想等新能源车企正在积极布局的智能停车领域,小米也积极跟进。
本周一,爱泊车宣布已完成新一轮战略投资,而投资方正是小米集团。据爱泊车官网显示,其是一家专注于城市级智慧停车的企业,通过AI技术,为大规模城市级智慧停车提供解决方案。
爱泊车融资信息,图源企查查
目前,该公司城市级智慧停车管理方案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将近30个城市落地,自2018年以来,该公司曾被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在全国“推广爱泊车智慧停车建设模式及管理经验”的议案。
对于从0开始造车的小米,正在通过对自动驾驶、车机控制、动力电池及智能停车等领域的投资,补齐造车技术不足的短板,为之后的造车做着准备。
而在小米造车的准备中,投资仅是一个缩影。
2、小米造车进行到哪一步了?
“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决定亲自带队,我愿意压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今年3月底,在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在宣布小米进军造车领域后,动情地说下了这样一段话。
彼时,外界就有猜测表示,小米在这之后在造车方面肯定会有大动作,以保证尽快造出车,为雷军的创业史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事实证明,这样的猜测是正确的,尤其从雷军个人的行动上就能看出这一点。
自5月底开始,雷军就频频在参观国内车企。据柳州广播电视网报道,5月29日雷军在上汽通用五菱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对其新能源汽车工厂进行了参观,雷军还亲自体验了被誉为“国民神车”的五菱宏光MINI EV。
雷军参观上汽通用五菱,图源柳州广播电视网
进入6月,据相关媒体报道,雷军又突然到访位于保定的长城汽车研发中心,一度让之前曾传出的“小米正在和长城汽车谈判使用其工厂生产电动汽车”的传闻显得更加真实。
而就在几天前,据路透社报道,恒大集团正在与小米商讨出售其电动汽车部门65%的股份。该媒体还援引消息人士称,谈判尚处于早期阶段,不排除有其他变数。
针对这一消息,恒大汽车在次日发布公告表示,恒大汽车在战略股东引进过程中,曾与小米集团有过初步交流,并未深入洽谈推进。
无论是走访上汽通用五菱和长城汽车,还是与恒大汽车有初步交流,都算是小米与车企的接洽,而这些背后正是小米在“取经”。
假如小米不宣布造车,或许并不会有多少人会将这家公司与造车联系到一起,毕竟它之前的业务与造车没有太大关联,再加上缺乏造车相关的经验,因此在其宣布造车后,对于其会选择何种造车模式的讨论就一直在进行着。
摆在小米面前的选择无非有三种——自建工厂、收购车企和找车企代工。而在业内看来,小米大概率会首先选择收购车企或找车企代工来实现造车,因为蔚来、小鹏等等国内新能源车企,均是通过与车企合作代工,来迈过最早的量产门槛。
正因如此,在这之后,除了上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和恒大汽车之外,还传出了一些小米与一些车企进行接洽的传闻,其中不乏有比亚迪、吉利等自主车企,也有濒临倒下的众泰汽车等车企。
在与车企接洽的同时,小米也开始了对造车相关人才的招聘。
就在雷军走访长城汽车的当月,小米官网上也悄然上线了一批新的岗位需求,而这些岗位均与自动驾驶有关,主要包括架构师和工程师两大类,在自动驾驶工程师方面更是细分至传感器、控制、感知和高精地图等多个领域。
连线出行通过浏览小米官网的招聘页面,发现其在上个月再次悄然上线了新的一批岗位需求,而这次不再是自动驾驶领域,而是与造车更为接近的整车工程领域。相较于此前对于自动驾驶岗位,小米对于整车岗位的招聘更加细分。
其中包括了内饰系统、悬架系统、电气化系统、空调热管理系统、传感器系统和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系统)等多个领域工程师及架构师岗位,甚至细分出后视镜工程师岗位。
小米对整车工程部分招聘岗位,截图自小米官网
需要注意的是,与自动驾驶岗位相同,小米对于整车岗的招聘同样属于“急招”一类。
除了招聘之外,小米为造车的“抢人”也在同步进行。
据未来汽车日报援引一位车企内部人士表示,今年6月小米已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挖自动驾驶领域的大佬和专家,薪资基本以“百万美元年薪起步”。如此肯花成本挖人也是值得的,因为只要挖到关键人物,就意味着下属团队也会跟着过来,吸引更多人才。
另据汽势传媒报道,小米在本月初用股权加薪资高达10亿元的待遇挖角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虽然之后胡峥楠以“消息不实”予以否认,但可以肯定的是,小米已向多位传统车企的研发大咖抛出橄榄枝。
从频繁与车企接洽,到之后对于人才的招聘和争夺,再到对于相关企业的投资收购布局,均可视为小米为造车在做一系列的准备。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也是小米造车目前已公开的全部进展。
而对于小米汽车总部会落地在哪个城市、会选用何种模式来造车、小米造车的品牌名是否会继续选用小米以及首款车型的定位是什么等造车实质性细节信息,截至目前依然没有一个定论。
据小米今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小米在该季度的研发开支为31亿元,同比增长了56.5%。据亿欧汽车对小米财报的分析,该季度小米在汽车业务中的投入大约为5亿元。对比之下,蔚来同期研发支出为8.8亿元,特斯拉更是高达5.76亿美元(折合为37.33亿元)。
由此,在业内看来,目前小米造车的进度并不算快,它何时能推出一款具备竞争力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