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的技术发展及对电动车的助力 挑战在于电池材料及工艺

全球汽车快讯
关注

为提升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数,许多业内人士将其希望放在固态电池上,而非液态电池上。锂离子可通过某类固态电解质的“隧道”(tunnel through)。这类电池的安全性更高,也有望使用其他电解质材料,从而获得更高的能量密度。在各类最新的固态电池方案中,三星在韩国和日本的实验室提出了一款设计,牵头人为Dongmin Im。该设计采用了一款NMC阴极、银、碳复合物组成的阳极及一款基于硫银锗矿基材的固态电解质,硫银锗矿主要由银、锗和硫三类材料组成。

据该团队于今年3月发布的论文显示,这类电池的能量密度为900wh/l,这意味着相较于传统锂离子电池,在既定(同等)体积下,新电池的容量已实现翻番。该研究小组预计,该类电池的能量密度为430wh/kg,从而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数提升至800公里。基于硫银锗矿基材的电池不会产生名为锂晶枝的针状结晶物,该类物质通常在锂电池充电时生成。

该团队表示,相较于当前的电池,该款固态锂电池更具备成本效益。不幸的是,研究人员表示,目前尚难以确定何时才能该款电池,也不确定应如何量产该款电池,这是电池类设备的通病。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电池专家Arumugam Manthiram指出,固态电池研发过程中的两大难题。

首先,固态(电极与电解质)面对面放置,将仅限制在电解质和电极间通过的接触点。相较之下,液态与固态间(电极与电解液)的接触点是连续的。有一种方式可以克服该难题,即采用一款聚合物电解质(polymer electrolyte),但材料的柔性需足够高,确保其表面能与固态电极。Manthiram博士评论道:“唉,我们尚未找到良好的聚合物材料。”

第二个问题在于制造。许多固态电解质是陶瓷材质的,非常容易碎,这导致在大批量生产时存在难题,但聚合物就能避免这类难题。然而,仍不得不面临前一个问题——聚合物的选材。

此外,这类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内的新理念已经足够成熟,之前的既得利益者们将被迫出局。从液态电解质向固态电解质发展,这意味着需要建立一家造价高昂的新工厂。此外,研发更优质的液态电解质、采用可匹配的新款电极可能是朝着安全性更高、电量更大锂离子电池的最可靠的技术路线。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