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电极浆料的稳定性?满足什么样的条件算是稳定性好的浆料?

锂电解码
关注

有个经验值:电极段的质量比重占整个电芯产线的70%,而浆料的质量比重又基本占电极段的70%。可以说一旦锂电池制造产线的源头——电极浆料出了问题,那么整锅浆料都要报废。

浆料的稳定性是衡量浆料质量的一个关键参数。

电极浆料的稳定性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指标和方法进行判断,满足以下条件可视为稳定性好的浆料。

1. 粘度稳定性

标准

浆料在静置或存储过程中粘度变化应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正极浆料粘度通常控制在10,000~30,000 mPa·s,负极浆料为5,000~15,000 mPa·s。

存放48小时内粘度波动越小越好

测试方法

定期取样用旋转粘度计测量,观察粘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2.沉降稳定性

标准: 

固含量沉降率≤1%(24小时静置后上层与下层固含量差值)。

无肉眼可见分层或颗粒沉降。

测试方法

静置后测量不同位置的固含量或使用稳定性分析仪(如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监测透光率变化。

3.颗粒分散均匀性

标准: 

细度(D90)接近原材料粒径,无大颗粒团聚(需防止导电剂团聚导致的涂布划痕)。

扫描电镜(SEM)或冷冻电镜观察无局部团聚,导电剂均匀包覆活性物质。

测试方法

细度刮板测试、激光粒度仪或电镜观察。

4.流变特性

标准: 

触变恢复率≥90%(剪切变稀后粘度能较快恢复)。

低剪切下粘度较高(抗沉降),高剪切下粘度较低(利于涂布)。

测试方法

流变仪三段剪切测试(低-高-低剪切速率循环)。

5. 长期存储性能

标准

在有效期内(通常≥48小时)保持上述性能无明显恶化。

6.关键影响因素

工艺参数:高粘度搅拌工艺、分散速度和时间。

配方优化:添加分散剂(如CMC或PAA,添加量0.2%~0.4%)、控制固含量(如负极46%)。

总结

稳定性好的浆料需同时满足:粘度波动小、无沉降、颗粒分散均匀、触变性良好,且能适应涂布工艺要求。具体数值需根据材料体系和工艺条件调整,但核心目标是确保极片涂布均匀性和电池电化学性能一致性。

以上内容均为本人日常工作,交流,阅读文献所得,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文中阐述观点难免会有疏漏,欢迎业内同仁积极交流,共同进步!

参考资料:

1.锂离子电池浆料双螺杆混合与高速分散工艺研究,周凤满

2.锂离子电池浆料合浆工艺研究综述,杨时峰

       原文标题 : 如何判断电极浆料的稳定性?满足什么样的条件算是稳定性好的浆料?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