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电池公司副总经理辞职!

OFweek锂电网 中字

近日,领湃科技(300530)公告,收到公司副总经理王太斌先生的辞职申请,王太斌先生因已到退休年龄,且劳务合同到期,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辞去上述职务后,王太斌先生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公告指出,王太斌担任领湃科技副总经理职务的原定任期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之日起至公司第五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截至目前,王太斌先生持有领湃科技27,250 股股份。

image.png 

刚变卖资产

在去年最后两个月,领湃科技旗下电池工厂先后迎来断租、被卖的命运。

去年11月19日,领湃科技全资子公司湖南领湃锂能有限公司(简称“湖南领湃”)与衡阳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弘新建设”)签署了《1#产线租赁合同解除协议》。

在断租近一个月后的12月16日,领湃科技便宣布,湖南领湃拟与弘新建设签订《资产转让合同》,出售所持有的1#厂房的部分配套动辅设备,交易价格4,874.68万元。

彼时,领湃科技称,随着新能源电池行业市场竞争加剧、技术更新加快,2023年公司对1#电芯生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和终端产品调整,由135Ah电芯改造为100Ah电芯,但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单位成本仍高于同行业。2024年,1#电芯生产线产能利用率较低,主要为消化前期库存的135Ah电芯和100Ah电芯,形成销售收入约2579.67万元。

另外,截止2024年9月底,湖南领湃对弘新建设还有1600多万的租赁费用未支付。在电池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领湃科技选择减值出售未能形成可观收入贡献的资产,有利于改善公司财务状况。

目前,弘新建设已决定豁免湖南领湃承租其厂房、设备的租金2,200万元。

关于领湃科技

领湃科技的前身为广州市达志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主营表面工程化学品业务,2016年8月在创业板上市。

在上市的第四年,领湃科技开始涉足动力电池行业,直到2021年实际控制人变更后,公司战略发展重心发生转移,开始剥离化学品业务,并大力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逐渐成为一家以储能和动力的电芯、模组、系统集成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但是,入局动力电池赛道,并未对领湃科技形成多大助益。2021年-2023年,领湃科技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元、-2.37亿元、-2.09亿元。

2024年,领湃科技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2.98亿元~4.46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99亿元~4.48亿元。

对此,领湃科技解释称,2024年,面对新能源动力电池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动力电池销售收入下滑的情况,公司逐步聚焦储能电池及系统业务,虽然储能电池及系统订单逐渐增加,但订单的生产和交付需要一定的时间,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以及受产能利用较低、资产减值等的影响,因此2024年度公司持续亏损。

就此来看,在持续亏损的情况下,领湃科技选择变卖电池产线资产不失为一种快速“输血”手段。

而在剥离化学品业务后,动力电池业务效益不佳的经营困境下,领湃科技未来的发展主线是聚焦储能业务。在此前湖南领湃的资产出售公告中,领湃科技明确指出,2024年公司逐步转向依靠3#产线生产280Ah及314Ah的储能电芯为主,并聚焦储能系统业务。

目前,领湃科技在衡阳拥有800亩的电芯生产基地,共8条生产线,总规划产能15GWh,已投入使用2条电池产线和2条系统线。按照规划,领湃科技总部规划总产能为30GWh。

客户方面,领湃科技的动力电池客户包括上汽通用五菱、北京汽车制造厂、江苏吉麦汽车等;储能方面,此前消息显示,领湃科技与株洲中车合作储能项目并已陆续供货,还已向金风科技送样检测储能电芯,储能产品远销南美、欧洲等十几个国家。

将储能业务作为未来发展重点,可以说是领湃科技的第三次转型。然而储能赛道的竞争激烈程度同样不可小觑,领湃科技能否焕然一新,且行且看。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