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转移109亿电池订单

OFweek锂电网 中字

据彭博社2月19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在通用汽车退出密歇根电池厂项目后,丰田汽车已同意转移与LG新能源签订的价值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9.08亿元)的订单至该工厂。

image.png

 图源:彭博社

通用汽车卖掉工厂股权

去年12月,通用汽车宣布,拟将其持有的Ultium Cells密歇根州兰辛电池厂价值10亿美元的股权,出售给LG新能源。这使得LG新能源开始考虑收购事项,并不得不寻找新客户。

在此次彭博社的报道中,丰田汽车证实,LG新能源预计将于今年春季全面收购兰辛工厂,届时丰田同意将其与LG新能源的一份现有订单从LG新能源的另一家密歇根州工厂转移至兰辛工厂。据知情人士透露,该订单总额为15亿美元。

对此,LG新能源拒绝发表评论,并表示将在工厂收购完成后发布公告。LG新能源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是我们战略目标的一部分,旨在进一步优化我们在北美的投资,并响应全球汽车制造商的需求。”

事实上,早在去年7月,兰辛工厂就传出了停建消息。当时,LG新能源给出的停建理由是“合作方电动车业务发展不如预期”。按照通用汽车和LG新能源此前的规划,该工厂由双方的合资公司Ultium Cells负责,原定在2024年年底完工,2025年初开始量产,规划年产能50GWh。

但由于需求低迷,通用汽车早已开始减少对电动汽车的投资。而出售兰辛工厂的股权,有利于缓解成本和资金压力。

于LG新能源而言,接手这家即将完工的电池厂,一方面可以缩短项目周期,有助于优化公司的运营,提升在北美的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LG新能源也是有钱可得的。通用汽车和LG新能源因兰辛工厂获得了1.86亿美元的激励资金。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通用汽车一直在与密歇根州和密歇根州经济发展局合作,将这些奖励转移给LG新能源,预计这项工作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完成。

针对兰辛工厂的客户渠道,除引入与丰田已签的订单外,LG新能源还计划将工厂的部分产品出售给固定存储客户,由于数据中心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了这些客户的需求。

此外,值得指出的是,兰辛工厂是通用汽车和LG新能源的三座合资工厂之一,另外两座分别位于俄亥俄州、田纳西州,三座工厂的计划总投资高达74.75亿美元。其中,俄亥俄州工厂已于2022年全面投产,年产能为30GWh,未来有望扩大到每年40GWh的规模;田纳西州工厂的规划年产能为50GWh,于2024年4月进入生产并向客户交付了第一批电池,预计将搭载于通用汽车的“凯迪拉克Lyriq”等第三代电动汽车车型上。

丰田是重要客户

丰田汽车是LG新能源的重要客户之一。LG新能源宣布与丰田北美公司于2023年10月签署了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协议。

根据协议,从2025年开始,LG新能源每年将向丰田交付20GWh的汽车电池模组,该模组由高镍NCMA(镍、钴、锰、铝)软包式电池组成,将在LG新能源的密歇根工厂生产,用于丰田肯塔基州工厂生产的新电动车型上。

彼时,双方未透露合作的期限和金额。不过从上述彭博社的报道来看,丰田汽车和LG新能源的订单金额在15亿美元以上。

为了实施与丰田之间的合作,LG新能源当时也是诚意十足。其计划从2024年年底到2025年,在密歇根工厂总共投资4万亿韩元,专门为丰田建设一条电池和模块生产线。而现如今,丰田将把一笔订单转移至兰辛工厂,不知这条专有产线会如何进行。

另外,同年10月,丰田北美公司还与LG新能源的母公司LG化学签订了二次电池正极材料长期供应合同,预计2030年前合同金额达2.86万亿韩元。据业界分析,该供货规模可生产60万至70万辆电动汽车。

缩减支出渐成行业趋势

彭博社的报道称,韩国公司在美国投资540亿美元建设电动汽车电池厂,以期在美国前总统拜登的《通胀削减法案》的补贴下迎来电动汽车热潮。然而,随着汽车制造商缩减电动汽车计划,白宫威胁要取消支持电动汽车的政策,LG新能源正在削减支出。

今年1月,LG新能源宣布,今年的资本支出将较去年减少20%-30%,以应对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不确定性前景。

在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形势下,缩减支出已渐成新能源行业趋势。

KORE Power、FREYR Battery两家电池企业已相继宣布取消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巴克艾(Buckeye)、佐治亚州考维塔(Coweta)建设锂离子电池工的计划。这两家工厂原分别计划投资10亿美元、26亿美元。

下游端整车厂也已做出行动。例如,通用汽车位于密歇根州奥里恩镇的电动卡车工厂的开业时间被推迟到明年;近期外媒报道称,为控制成本,Stellantis计划推出续航200公里的精简版雪铁龙? -C3,并“换装”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沃尔沃在美国生产的新款EX90也在寻找宁德时代的“替代者”。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