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制造的本质,是用数据化解制造过程的不确定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锂离子电池智能制造技术将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目前,锂离子电池制造商正在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实现设备、人员、物料等要素之间的互联互通。同时正在加强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以提供更全面的生产数据分析和更准确的决策支持。
2024年8月29日,由OFweek维科网、维科网·锂电举办的“OFweek 2024锂电智能制造专场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7号馆盛大举行,中南大学化学电源与材料研究所所长/教授唐有根发表了《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智能化发展》的主题演讲。
图:中南大学化学电源与材料研究所所长/教授唐有根
唐有根教授介绍,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91-2000年,日本市场份额在90%以上,处于垄断地位;第二个阶段为2001-2010年,呈现日韩争霸的态势,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链中心逐渐向中国转移;第三个阶段为2011年至今,中国锂离子电池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期,逐渐形成中国主导的格局。同时,动力市场成为各国锂离子电池企业角逐的新战场。
整体来看,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始终贯穿锂电池的各个发展阶段。
唐有根教授表示,材料决定锂离子电池的未来。随着环保需求和资源匮乏,以及安全性保障,高能量密度材料、固态电解质等新型电池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进一步加强,将持续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例如,高镍三元正极及富锂锰材料等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正极材,硅碳负极材料成为新一代高能量密度、高性能负极材料。
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各生产环节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例如,水分控制、异物控制、杂质控制、毛刺控制、制造缺陷等均是制造过程中关键点,需要达到PPB级。
由此,制造智能化也成为锂离子电池制造商的共同挑战,更准确说是极限制造,包括制造要求和制造装备对策两个方面。如采用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设备、先进工艺控制技术等。
目前,锂离子电池制造正在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各生产商也在积极构建智能化生产模式。
唐有根教授指出,包括三个方面:
1、自动化生产线,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中,自动化生产线负责电池各个组件的装配、检测和包等环节,通过自动化、信息化的设备,实现精确控制、实时监测和自动调整,进一步提高生产的准确性、效率和产品质量;
2、数字化车间,通过数字化车间,企业能够实时掌握生产数据,包括材料使用情况、设备运行状态、产品质最等,实现高效管理;
3、智能化仓储管理,通过使用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实现仓库的自动化入库、出库和管理,提高仓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