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高攀不起”的锂,如今被爱理不理

BusinessCars
关注

剧烈波动下普遍由盈转亏

信心远不及去年的根本原因在于相关上市公司当期业绩承压。

相关企业业绩预告信息显示,今年1-6月锂矿、锂盐和正极材料企业业绩普遍不及预期。而西藏矿业的绩预告也拉开了锂电上游公司上半年业绩遇冷的序幕。

公告显示,西藏矿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仅2000万元-3000万元,同比下降93.69%-95.79%,上年同期公司净利润为4.75亿元。环比一季度,西藏矿业利润也进一步下跌。据公司一季报,今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739万元,以此计算,西藏矿业二季度利润环比降幅在27%~84%。

对于业绩“滑坡”,西藏矿业称,因上半年锂盐市场行情跌宕起伏,导致下游加工厂不敢接货。加之电池厂以按需采购为主,上半年放缓采购节奏,下游需求不稳定。而近期部分锂盐厂出货量增加,顺势下调市场报价,也导致市场成交价大幅下调。

业内人士分析,在碳酸锂价格剧烈下滑过程中,上游厂商利润明显承压将会是大概率事件。西藏矿业业绩“跳水”也是上游厂商业绩承压的缩影。随着上市公司业绩持续披露,接下来或许会出现更多类似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锂矿企业受下游需求减弱和产品价格下跌影响,导致业绩(预计)下降,但从供给端看,锂矿企业的生产成本没有明显增加,在产业链中仍处于较为有利的位置。

反观以锂盐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则显得颇为被动。如锂矿新兵鞍重股份的业绩就佐证了这一点。

得益于在江西的碳酸锂生产线在锂价走高时及时投产,锂矿新兵鞍重股份2022年成功扭亏,盈利8239.41万元,同比增长高达185.9%。但在今年一季度,鞍重股份净利润仅88.67万元,较去年同期下滑超96%。

令锂盐企业庆幸的是,本轮锂价下跌在4月底有所好转,在碳酸锂价格下探到18万元/吨后,在补库存和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刺激下,碳酸锂价格逐步回暖,市场逐步活跃起来。

上海钢联7月18日统计数据显示,当日电池级碳酸锂报价为29.85万元/吨。

盛新锂能、融捷股份、天华新能、盐湖股份也纷纷表示,“锂矿原料成本维持高位,锂盐量价大幅下降”,成为锂盐企业上半年业绩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供需博弈阶段

总的来看,今年4-5月形成锂盐价格暴跌的原因一是今年以来,主机厂开启价格战,去库存背景下使得新车产量进入“慢行”通道,进而导致电池需求阶段性减弱,其连锁反应使原本紧张的锂盐供给形势突然缓解,造成碳酸锂等锂盐产品价格断崖式下跌;二是电池企业在这一阶段,也主动去库存并降低自身开工率,导致对上游材料需求锐减。

而随后碳酸锂价格企稳回升则主要由于,电池企业受下游车企新需求带动正极材料补库,叠加材料和电池企业自身的碳酸锂等锂盐补库需求。

但对于锂价的合理区间行业内也争论已久。

在今年央视财经《对话》的一期节目中,谈到了锂价问题。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瑀表示:“去年所有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给锂矿产业提供了1500亿利润,这是不合理的。”

“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这个高速发展与供应链计划不匹配,就造成供需不平衡。去年年底锂盐价格达到60万,大部分锂盐来自贫矿,成本是在10万/吨-25万/吨之间。一旦要进入到相当理性阶段,10万/吨就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区间。”

对于王瑀认同的锂价,近日召开的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在演讲中提到了碳酸锂的价格问题。苗圩认为,今年碳酸锂价格大幅回落,大概率将稳定在每吨15万-20万元左右。 

与此同时,多位业内人士综合市场供需及产能情况则表示,目前锂电池行业需求持续增长,同时供应端也在逐步增加产能,供需相对平衡,锂价或持续稳定在30万元/吨左右。

“从产业链看,经过供需博弈达到价格相对稳定,处于较为合理的区间。结合短期内电池及电极材料处于相对局部产能过剩阶段,下半年锂价可能会小幅下跌,但电池长远需求强劲,锂价总体会比较稳定。”

但不排除因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产能过剩等外部因素导致锂价出现短期波动的可能性,但整体仍将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对于上游的锂矿石开采企业来说,这个价格可以保证其盈利和持续投资;对于下游的电池制造企业来说,这个价格可以保证其生产成本和市场竞争力。”

而对于今年下半年整个市场的走势,业内认为,虽然下半年电动汽车“金九银十”消费旺季临近,以及储能需求放量,预计材料企业将进入旺季补库阶段,不过在经历了碳酸锂价格“过山车”后,目前企业对碳酸锂的采购多以刚需为主。

另外业界普遍认为,下游市场对汽车需求还在逐渐恢复中,同时叠加全球储能需求放量,带动头部电池企业趋向满产;上游方面,7月份的锂矿到港集中增多,锂矿供应有所缓解。而围绕碳酸锂等锂盐产品,当前仍处于供需博弈阶段。

尽管上半年锂价的“过山车”行情让市场倍感忧心,但从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势头来看,碳酸锂的需求不会减弱。而作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上游的关键产业,锂电产业还需持续进击,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降本增效,才能推动锂电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继续做大做强。

       原文标题 : 曾经“高攀不起”的锂,如今被爱理不理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