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电池市场“失灵”!

OFweek锂电网 中字

据市场多方报道,钠电池“上车”不及预期,此前呼声颇高的2023年钠离子电池量产元年或许不能如期而至。

究其原因,目前年内确定搭载钠电池的车型仅有奇瑞iCar(宁德时代)、思皓花仙子(中科海钠)、江铃集团新能源EV3(孚能科技)等宣布了钠电池“上车”计划。同时,电池级碳酸锂回落至30万元/吨左右,钠电池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渐缩小。

不过,虽然预期不足,但产业链仍然坚定看好钠电池。今年以来,钠电上下游企业纷纷加快技术和产能布局,且10多家钠电企业先后获得资本的“下注”。

钠电上下游企业布局方面,据维科网锂电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1日,今年共有21个钠电项目签约、开工。其中投资金额最大的为众钠能源电池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众钠能源因此成为首个落地百亿级别钠电池项目的企业。

21个钠电项目具体如下表所示:

image.png

资本“下注”钠电企业方面,据统计,2023年1-5月,已经有中科海钠、钠创新能源、珈钠能源、乐普钠电、启钠新能源、钠壹新能源、寒暑科技、美达瑞、浩钠新能源、中钠时代等10多家钠电企业先后获融资。其中更有企业年内完成了多轮融资。

据维科网锂电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50家投资机构以投资入股钠电相关企业的方式入局钠电领域。

在市场应用端,虽然年内确定搭载钠电池的车型较少,但产业链企业正在积极开发电动两轮车和钠电配储等应用场景。

在电动两轮车领域,雅迪与旗下华宇新能源联合发布了华宇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极钠1号”及其配套整车雅迪极钠S9;台铃、爱玛等二轮车品牌均已推出了钠离子电池新品。

在储能领域,三峡能源拟建60MWh钠电配储,按照规划,预计今年投运。

从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已经市场端的接纳应用情况来看,钠电池毫无疑问是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电池技术,被多方多层面看好。目前市场认为不及预期,除了“锂电池平替”这一优势处于尴尬境地之外,业内人士表示,产业链技术路线尚未形成统一是目前最大阻碍。

一方面,钠电池的制造和锂电池的制造完全兼容,可以沿用锂电池设备,电解液和隔膜也基本兼容锂电池体系,创新差异主要体现在正极材料上。目前,钠电池正极材料体系主要分为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聚阴离子类化合物及普鲁士蓝类化合物三种技术路线。不同的技术路线会导致电压平台有差异,整车厂必须选用多型号的逆变器来适配,研发更加复杂的电源管理系统。

另一方面,相较于锂电池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性能不断快速优化提升,钠电池性能问题目前未能得到较大提升。

所以,要在2023年实现“钠”喊为时尚早。目前钠电产业链配套尚未成熟,真正投产的厂商并不多,仍旧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业内人士表示,钠电真正迈向产业化至少需要2至3年的时间。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表示,钠离子电池真正要大规模量产,需要行业集体努力来打造完整的供应链,还有很多难关需要攻克,就像当初特斯拉的4680锂电池一样。未来随着产业链企业携手共进,攻克技术难题,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钠电池有望成为主流电池技术之一。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