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12月达到高点后,锂电行业开始了长达1年半的震荡下行,尤其最近9个月里下跌超过20%,跌幅远超同期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
曾经“闭眼买”都能赚钱的股票,2023年却上演“滑铁卢”。那么在即将到来的下半年里,一路下行的锂电能否触底反弹?
01
原材料价格下跌
产能扩建竹篮打水一场空
对于锂电行业来说,最源头的原材料价格往往是决定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近5年来,锂电行业的二级市场走势和重要原材料碳酸锂现货价格走势高度相近,并且往往先于碳酸锂价格变动。
2020年底,碳酸锂价格达到了近年的低谷,随后开始了长达2年的上升周期,至2022年11月达到了最高点59.1万元/吨。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和火爆的下游新能源车需求引发了整个行业的扩产潮。
(数据来源:壹DU财经根据公开资料整理汇制)
根据华泰证券研究统计,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产能扩建规划840GWh,总投资额3013.7亿元,而2021年、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规模分别约为296.8GW和517.9GW,始终保持着接近100%的高增速。根据动力电池扩产周期约6-8个月来计算,在碳酸锂价格顶峰的2022下半年扩产的大量产能恰好在2023年单边下行时得到兑现。
(完整图片来源:华泰研究)
然而这一次原材料的急速跌落显然超出了市场的普遍预期。在这一轮的下跌中,碳酸锂的现货价格几乎跌去了70%,最低时为17万元/吨,回到了2021年底的水平。
对此,市场的反应普遍谨慎。从今年前四个月的动力电池产量/装机量变化情况来看,动力电池产量的同比增速已经与装机量的同比增速拉开差距,而往年的情况都是产量增速远大于装机量增速。而根据有关报道,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各厂商在上游不明朗的行情下放缓生产,积极去库存的结果。
(数据来源:壹DU财经根据公开资料整理汇制)
此外,叠加新能源购置补贴终止、燃油车降价等因素,下游的新能源汽车需求疲软,同比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其中在2023年1月甚至出现了-5.34%的同比负增长。
(数据来源:壹DU财经根据公开资料整理汇制)
在上、下游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锂电产业链的产能大量过剩,库存压力加大。伴随着全产业链的一再降价,堆积的存货产生了资产减值。对比部分锂电企业2022、2023年一季度资产减值情况,接近2/3的企业都发生了资产减值,连行业一哥“宁王”都难逃厄运,资产减值高达10.98亿元。
(数据来源:壹DU财经根据公开资料整理汇制)
2022年各家紧急上马的产能扩建,不但没能为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多分一杯羹,反而加剧了行业内卷,带来阶段性过剩。尽管从长期看,行业的高速发展会消化这波过剩,但在消化过程中,身处其中的企业将备受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