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仓“硬科技”的逻辑
美团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公司营收为509.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37.6亿元增长16.4%。其中,来自核心本地商业(包括外卖和到店、酒店及旅游分部、美团闪购、民宿及交通票务)的收入为367.8亿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9.2%,占到总营收的72.3%。
由此可见,美团的几大根基业务已相当成熟,即便面对疫情压力也保持了一定增速。但问题在于,美团在国内外卖、到店、民宿及票务等各领域都有较高的市占率,想继续维持以往的高增速并不容易,集团需要扩展新的增长曲线。
去年10月,王兴宣布美团战略从“Food+ Platform”升级为“零售+科技”,希望利用先进科技打开新的突破口,谋求新发展。这一理念反映到投资风格上,就成为美团近年来“加仓”硬科技的底层逻辑。
另一方面,在政策导向下,硬科技企业也越来越多的获得资本关注,先进制造、医疗健康、企业服务成为最受资本青睐的热门赛道。
大厂CVC也多汇聚于此。
以腾讯为例,在减持京东、SEA等互联网公司之后,腾讯曾对外表示,未来会持续发掘新赛道、新机会,特别是前沿科技和实体经济数字化。
于是,2022年上半年,腾讯在智能制造、企业服务等领域频频出手,先后投资了一站式实时数据融合服务平台DataPipeline、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公司雾帜智能、RPA方案提供商影刀RPA、数字音频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全景声科技、DPU芯片与解决方案供应商云豹智能等。
阿里巴巴的投资方向也在变“硬”,今年上半年,阿里系先后投资了亿可能源、太若科技、中科微针、法奥机器人、睿力集成电路、长鑫存储、霍曼HomeRun等。
回到美团身上,今年除了在汽车交通方向有投资布局之外,美团还投资了AI视觉芯片研发平台爱芯元智,单光子传感器芯片研发商灵明光子,高空作业机器人公司史河科技等科技企业。
不过总体来看,国内CVC投资的“手速”在今年有所降低。
根据IT桔子发布的《2022年Q2中国新经济创业投资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国内新经济领域共发生2786起投资事件,较去年同期减少636起,同比下降18.59%;2022年上半年国内投资交易事件涉及总金额超427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176亿元,同比下降38.05%。
尤其是头部大厂的投资节奏明显放缓。来自天眼查的数据也显示,今年1到8月,腾讯对外投资数量在80笔左右,而去年同期则大概是210笔;阿里巴巴今年1到8月出手10笔左右,去年同期是30笔左右;美团今年1到8月是7笔,去年同期是10笔左右。
不过,唐兴资本创始人宫蒲玲表示,因为硬科技企业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不能够靠资本催熟,企业的成长需要有一个过程。尽管这么多年,我国在政策上鼓励创新创业,鼓励科技创新,对硬科技企业充分给予了肯定和支持,但是硬科技的企业的成长,远远赶不上资金的增长,所以就变成了一个资金过剩资产荒的状态。
他还认为,做互联网投资与做硬科技投资是不一样的投资逻辑和投资理念。如果以互联网的思维做硬科技投资,会造成硬科技的版块,特别是大家谈到的半导体领域,形成很大的泡沫,这在二级市场是直接的表现。今年二级市场企业表现不佳了,很多企业看着上市了,但不一定拿到应有的收益。
从这个角度来说,投资机构和大厂CVC扎堆硬科技领域的影响还需持续观察。
造车不再是唯一的船票
当下,直接“造车”已不是进入这个行业的唯一船票。
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动力电池等强相关产业都在爆发,很多企业采用通过投资曲线拥抱智能汽车的策略。
以美团投资的欣旺达EVB为例,虽然至今仍未实现盈利,但潜力巨大。根据欣旺达发布的年报来看,欣旺达电动汽车类电池业务的毛利率为8.76%,而行业龙头宁德时代同期毛利率达到了15.04%。
而且,作为新能源汽车最为核心的部分,动力电池是整个车辆的“命根子”。此前,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就曾表示,“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新能源汽车的40%至60%,那我现在不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话糙理不糙,无论是在哪个领域投资下注,大厂CVC通过投资方式进入汽车产业链之后,即可以享受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又可以坐收投资回报。
既然如此,何必亲自下场造车呢?
参考资料:
[1]《互联网大厂投资“调仓”,钱往何处去》,中国经济周刊
[2]《美团深度报告:需求流量红利弄潮儿,打好本地生活组合拳》,浙商证券
[3]《行业巨头复盘系列1-美团篇:长期有耐心,平台价值持续释放》,东吴证券
[4]《美国527亿美元芯片法案落地,八位顶级投资人论道中国硬科技该怎么投?》,投中网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原文标题 : 美团悄悄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