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停封板!又一化工巨头100亿“杀入”磷酸铁锂

OFweek锂电网 中字

磷酸铁锂如同有着“爱的魔力”一般,吸引了一茬又一茬的公司跨界入局。

3月28日晚间,金浦钛业(000545)公告,将基于其在安徽(淮北)的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建设新能源电池材料一体化项目,项目总投资在100亿元左右。

具体来看,该项目分三期建设,将建设20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20万吨/年磷酸铁锂、0.8万吨/年六氟磷酸锂、30万吨/年×2硫铁矿制硫酸、15万吨/年磷酸、12万吨/年精制磷酸及其配套项目。

二级市场上,金浦钛业今日一字涨停封板。截至3月29日收盘,报4.28元,上涨10.03%,总市值42.24亿。

化工企业扎堆涌入

磷酸铁锂电池的核心在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而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作工艺中,以磷酸铁为前驱体的固相法工艺成熟可控,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磷酸铁锂生产方法之一。随着磷酸铁锂需求快速增长,作为主要前驱体的磷酸铁供应趋于紧张。

金浦钛业是国内最早研制、生产高档金红石钛白粉和化纤钛白粉的企业之一,在生产磷酸铁方面具备成本及产业链配套优势。一方面,可以直接使用生产硫酸配套的硫磺制酸或者硫铁矿制酸装置,同时还可将生产钛白粉的副产品硫酸亚铁直接用于磷酸铁制备,设备和原料的双重叠加在极大程度上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一整套流程下来,是对金浦钛业产业链的延伸强化,有助于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一体化产业。

而这恰恰也是钛白粉企业的共有优势,基于此,除金浦钛业之外,此前已有龙佰集团、中核钛白、安纳达等多家钛白粉上市公司大手笔投资布局磷酸铁锂领域。

磷酸铁锂电池的产业链条为:磷矿—工业级磷酸/磷酸一铵—磷酸铁—磷酸铁锂正极—铁锂电池。

就此而言,磷化工企业同样资源和成本优势。一是磷矿石资源储备丰富,精制磷酸制备工艺成熟,生产磷酸铁所需精制磷酸、双氧水、液氨等原材料均已自身配套,铁原料可就近采购,布局磷酸铁锂领域具备天然的原材料配套优势。

二是成本优势明显。上海有色网电池材料分析师鱼桐此前曾表示,磷酸在磷酸铁成本中占比70%,因此是影响磷酸铁价格的主要因素。据测算,无原料优势的磷酸铁厂家成本在1.26万元/吨,有磷源优势的厂家成本为1.1万元/吨,降本空间近13%。

自2021年以来,包括兴发集团、川恒股份、川发龙蟒、龙蟠科技、云图控股、湖北宜化、川金诺、云天化、新洋丰、司尔特等多家磷化工企业跨界布局磷酸铁、磷酸铁锂材料。

市场的选择

先看一则最近的数据:

3月8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2年第2批),共有28款新能源乘用车入选。其中,三元电池车型6款;无钴锂电池车型1款;剩下的21款车型,全部是磷酸铁锂电池车型,占比75%!

来自电池联盟的最新装机量数据则显示,2月份三元电池产量11.6GWh,占总产量36.6%,同比增长127.2%;磷酸铁锂电池产量20.1GWh,占总产量63.1%,同比增长364.1%。

也就是说,从产量看,三元电池约占三分之一,而磷酸铁锂电池产量已接近总产量的三分之二。这也是磷酸铁锂电池产量连续第10个月超过三元电池。

即使从动力电池装机量方面看,2月份三元电池共计装机量为5.8GWh,而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则达到7.8GWh。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连续第8个月超过三元电池。

维科网锂电认为,数据的最终形成是市场的选择促成的。目前,特斯拉、奔驰、现代、Rivian等国际主机厂基本确立了高镍三元与磷酸铁锂两条技术路线并行。且韩国锂电巨头LG新能源和SK On都开始跟进磷酸铁锂电池的生产。

不仅如此,市场上还有一个趋势是,不止电池巨头争抢磷酸铁锂“大蛋糕”,三元正极材料头部企业也在密集发力磷酸铁锂!

产能过剩不可避免

市场对磷酸铁锂电池的追捧,以及磷酸铁锂价格的迅速走高,近期市场上发布的磷酸铁锂投资计划较多。可以预见的是,磷酸铁锂及磷酸铁锂电池产能过剩最终不可避免。

在日前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动力电池分论坛上,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表示,到2025年,铁锂正极、三元正极、负极材料前十位企业的产能规划,分别达到546、267、317万吨,都将远远供过于求。

进一步细分这些资源,铁锂正极材料的前驱体,可用磷酸铁、钛白粉(副产物)或氧化铁等制成,我们的需求在百万吨级,而供给起步则是以亿吨级以上。

这也与同台发表演讲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2025年会出现电池产能过剩的观点一致。

欧阳明高指出,我国电池产能在2023年可能达到15亿千瓦时(1500GWh),2025年可能达到30亿千瓦时,电池出货量2025年预计会达到1200GWh,其中百分之七八十会用于国内市场,还会有百分之二三十出口海外市场。我们预估2025年会出现电池产能过剩。

无限的资源供给,势必会导致产能过剩,因为需求是有限的。如何形成稳定的平衡,这也是产业发展过程中永远的课题。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