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荣、付炳锋谈芯片、新能源、国企改革和中国品牌等行业热点
作者 | 沈天香
编辑 | Jane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2021年,中国车市告别了自2018年以来‘三连跌’的局面,重启增长。”
2022年1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2021年汽车工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这一消息。
在过去一年中,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芯片短缺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共性问题,严重制约各国汽车产业发展,但中国汽车工业逆势而上,实现汽车产量和销量双增长。
在这一成绩下,中国汽车还呈现出很多趋势和亮点。
其一,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两旺,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市场占有率达到13.4%,高于上一年8个百分点。
其二,在智能化、电动化浪潮中,新造车势力表现突出,蔚来、小鹏、理想累计总销量均突破10万辆。
其三,中国品牌集体向上。全年累计销售954.3万辆,同比增长23.1%,市场份额达44.4%,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
这些亮点不仅为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活力,也为2022年以及未来汽车行业发展和转型带来更多思考。
与此同时,缺芯在汽车行业引发了无数“追芯人”的焦虑和不安,甚至是痛苦。即使现在进入了2022年,芯片短缺危机还在持续。能否缓解,如何解决,成为所有汽车人关注的焦点……
在1月12日新闻发布会结束当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轮值会长、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围绕汽车行业的热点话题,与帮宁工作室等媒体进行交流。
▍缺芯形势向好但仍难解决
2021年,整个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芯片短缺。包括朱华荣在内,很多车企“一把手”亲自出马“抢芯”。现在,尽管芯片短缺有所缓和,但接下来一年的情况尚未明朗。
对此,朱华荣和付炳锋都认为芯片问题会有所缓解,但不确定性很大。
“目前综合各方面信息来看,一些乐观的预测认为,芯片问题会在四季度好转。但也有不可控的因素,包括疫情等原因。今年,芯片短缺仍然会对中国汽车产业有很大影响。”朱华荣说。
在他看来,芯片问题既有短期应对方案,也有长期解决办法。从短期来看,还是需要通过类似于“抢”“拉”“逼”这些措施来解决,同时这也将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从长期来看,国内很多企业都在加强行业芯片自主研发以及扩大产能,而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付炳锋则表示:“协会在做2022年市场预判的时候,认为芯片方面有利因素、积极因素更多,但仍有不确定因素。”
芯片短缺已经成为国家部委、行业协会和各个车企都高度重视的问题。工信部也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2022年汽车芯片供应短缺情况将会逐渐缓解。
目前,工信部正加强上下游供需对接和各方的工作协同,同时引导企业优化供应链布局,统筹推进汽车芯片推广应用、联合攻关,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资生产制造和封装测试,提升汽车芯片供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