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锂电铜箔企业普遍满产满销,产品供不应求,因此甚至出现客户主动加价争取订单的情况,铜箔加工费整体回升明显。
但整体来看,受制于关键设备生产周期长、供应紧张、工艺积累等因素,铜箔新增产能释放普遍需要1.5-2年时间,锂电铜箔产能增速明显滞后于市场需求增速和电池产能扩充速度,预计2022年锂电铜箔供给整体仍将维持紧张态势。
供不应求下,自去年以来,铜箔企业纷纷积极扩产,其中在锂电铜箔行业市占率第二的诺德股份打响了2022年扩产的“第一枪”!
总投资120亿
据湖北黄石开发区官微发布的消息,1月15日,诺德股份与黄石开发区·铁山区签署《诺德锂电铜箔及铜基材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合同书》。
该生产基地规划建设年产10万吨高端极薄锂电铜箔及5G高频高速电路板用标准铜箔项目、20万吨铜基材项目。项目规划总投资120亿,计划分两期建设实施,其中首期项目投资60亿。
首期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诺德股份华中地区企业总部和新能源材料的研发中心,以及铜箔生产基地。
图源:黄石开发区官微
维科网锂电注意到,1月16日晚,诺德股份公告,公司与黄石经开区拟签署《项目投资合同书》,投资建设诺德10万吨铜箔材料新生产基地,本次项目注册资本为35亿元。公司为唯一出资方,公司享有项目所有权益。
从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来看,与黄石开发区官微发布的项目信息一致,但是项目投资金额一个为35亿元,一个为120亿元,也就是说诺德股份后续或许还将在黄石经开区投建新的铜箔项目。
需要注意的是,黄石开发区官微介绍项目的用词是“高端极薄锂电铜箔项目”,也就意味着诺德股份将建设的或许是4.5μm及以下规格的铜箔。这也符合铜箔“轻薄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除了上述项目,诺德股份去年6月发布过一份定增计划,拟非公开募资不超22.88亿元,用于建设1.5万吨青海高性能极薄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生产线、1.2万吨惠州动力电池用电解铜箔工程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高管立市值500亿“军令状”?
去年10月26日,一张疑似为诺德股份高管发布的朋友圈截图刷屏全网,图中诺德股份副总经理陈郁弼表示,“明年市值没有五百亿,我切腹谢罪”。
图源:网络
随后,有媒体从诺德股份获得消息称:(陈郁弼)的言论没有经过公司的审核和批复,也没有经过公司董事会审核,所有关于公司远景规划的消息一概不属实。任何关于公司或者上市公司的消息都以法定媒体和公告为准。
同时该报道显示,针对诺德股份市值能否冲击500亿,对方拒绝回应。
资料显示,诺德股份是国内首家电解铜箔生产商,主要产品有锂电池用电解铜箔、印制电路板用电解铜箔、超厚电解铜箔。此外,其不仅是全国4μm铜箔规模化量产的少数企业之一,而且是全球唯一一个实现3.5μm铜箔研发成功的企业。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诺德股份2020年中国锂电铜箔市场占有率为13.0%,位列第二。
三季报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诺德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2.36亿元,同比增长137.26%,净利润3.22亿元,同比增加2070.12%,实现扭亏为盈。
客户方面,诺德股份与宁德时代、LG化学、比亚迪、SKI、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天津力神、中创新航等国内外主要动力电池企业合作关系持续稳定。
产能方面,诺德股份总产能已达到4.3万吨,上述黄石经开区、青海、惠州项目投建全部达产后,公司总产能将达37万吨。
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截至今日收盘,诺德股份报15.47元/股,总市值为216.16亿元,距离500亿市值还有接近284亿的差距。
跳出锂电铜箔来看,电子电路铜箔或许是诺德股份实现股价、市值上升的新希望。
扩产“混战”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锂电铜箔总出货量11.5万吨,达到2020年全年出货量90%左右,预计下半年锂电铜箔出货量将不亚于上半年。到2025年,全球锂电铜箔市场需求将达97万吨,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34%。
随着全球电气化进程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高度景气,叠加储能市场经济拐点到来,对锂电铜箔需求进一步增长,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扩产浪
潮中来,以期分享未来的发展红利。
除了诺德股份、嘉元科技、龙电华鑫等铜箔企业在不断扩充产能之外,也吸引了白银有色等上市公司跨界入局。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球共有12家企业投资扩产锂电铜箔项目,投资金额合计超842亿元。
以下为维科网锂电整理的2021年全球锂电铜箔投产情况:
机遇与挑战
铜箔作为锂电池制造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材料,通常来说越薄,对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作用越大,但随之产生的生产和应用难度也越高,对铜箔企业和电池企业都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目前,在动力电池领域,6μm铜箔已经实现了对8μm铜箔的大幅替代,但4.5μm铜箔的大规模导入应用还存在一定距离。
不过,目前宁德时代、蜂巢能源、中创新航等电池企业都正在加快4.5μm极薄铜箔的导入应用。
由此可见,4.5μm铜箔替代6μm铜箔渐成趋势,未来率先量产的铜箔企业将更加具备核心竞争力,并将提前抢占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