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DM-i+刀片电池=热销?

路咖汽车
关注

中国品牌的本土作战可以说并没有占到多少东道主的便宜,相反在口碑上中国汽车品牌往往遭受的压力还要更大。

2021年的中国车市,中国品牌表现相当抢眼。如果说此前的中国品牌车型是三分天下有其一,那么2021年之后,中国品牌就已经接近“半天下”的表现了。凭借全年累计超过954万台的销量,实现23.1%的同比增长,并将市场占有率也提升了6个百分点,来到44.4%。起步劣势的中国品牌乘用车,并没有太多情怀和老本可以使用。取得如此成绩,靠得更多就是技术和口碑的突破与沉淀。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中国品牌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的“井喷”。

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市场接受度来说,混合动力车型都是目前汽车厂商能够给出的最优解之一。中国品牌更是在其中展现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本领,于是很多人也将2021年称作中国品牌的混合动力元年。吉利、长城、长安等一线大厂在稳定基本盘的基础上蓄势待发,有“抢跑”嫌疑的比亚迪已经收获了丰厚的市场回报。不过“抢跑”也要看实力,同样先行一步的上汽好像陷入了自我否定之中。这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就让我们一起回看一下2021年中国品牌车企们的技术发展之路。

比亚迪:DM-i+刀片电池=热销?

比亚迪在2021年并不是整体销量最突出的中国品牌,但一定是销量增幅最大的品牌之一。全年超过73万辆的销量成绩单,意味着比亚迪实现了同比75.4%的增长幅度。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接近60万辆,同比增幅竟然达到231.6%,销量占比超过80%。无论具体情况如何,仅从这几项数字来看,比亚迪的销量结构或许是国内传统汽车厂商中最为“超前”的一位。

比亚迪销量暴增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到DM-i技术被认可,以及刀片电池的普及。前者并非是比亚迪在混动方面的初体验,早期比亚迪那套动辄刷新零百加速成绩的DM技术让人记忆犹新。但是过高的能耗显然不是大范围推广混合动力的合适打开方式,而DM-i技术则凭借出色的燃油经济性,以及日常工况下的出色驾驶体验,收获了大量消费市场的订单。

至于刀片电池,除了是比亚迪DM-i技术的伴侣之外,对于其纯电产品线板块也意义非常。首先在经济性方面,比亚迪就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次,对于诞生之初就因安全性而受到关注的刀片电池,也在普及推广的这一年经受住了考验。特别是去年年底新能源车“专属保险”还来了一波助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采用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新能源产品线受到的冲击或许是最薄弱的。

吉利: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低端、高端我都要

吉利汽车毫无悬念的又一次拿下了中国品牌的“销冠”,在手握吉利、几何、领克、极氪等品牌的情况下,带来了132.8万辆的销量成绩,其中吉利单一品牌就达到106万辆,堪称强势基本盘。具体来说,包括第4代帝豪,以及衍生产品线的更新换代,让吉利继续巩固10万元内中国品牌家用轿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另外,也带来了像吉利星越L这样通过越级空间和动力,降维式打击的增量产品。

高端方面,领克品牌贡献了超过22万辆的销量成绩,依旧是中国高端品牌中表现最为稳定的品牌之一。特别是领克09的出现,将领克品牌带到了30万元以上的价格区间,对于吉利汽车整体的高端市场而言,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样的表述还适用于极氪品牌,虽然交付量对于整体影响不大,但它对于吉利旗下新能源车型C端+高端的意义是非凡的。

同时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吉利的雷神智擎Hi·X混动已经蓄势待发。该技术首款搭载的车型选择了前面提到的热销SUV——吉利星越L。该技术未来势必将配备在多款吉利旗下热销车型的身上,预计也将成为2022年吉利销量增幅的一个重要来源。

长城:你们都忘掉H6,就说明我成功了

聊到长城汽车的2021年,我先问一个问题,你还记得哈弗H6吗?叱咤风云的哈弗H6在相当一段时间,既是长城汽车下限的保障,又充当了自身天花板的存在。如何让消费者“忘记”哈弗H6,成为长城汽车多年来奋斗的目标。而这一目标在2021年可以说实现了。去年长城汽车交出了超过128万辆的销量成绩单,15.2%的同比增幅,放眼去年中国品牌的大盘表现,似乎不算那么抢眼。但长城汽车旗下一系列爆款车型的诞生,绝对在过去的一年赚足了眼球。

哈弗旗下的赤兔、神兽,魏牌旗下的咖啡系列,以及衍生出的坦克系列,甚至还有欧拉品牌的猫系列。天马行空的命名让这些新车都拥有了无与伦比的辨识度与话题性。特别是刚成立的坦克品牌,其首款车型坦克300自上市一直就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中。新产品的井喷恰逢去年汽车行业供应链的压力,导致长城汽车在产能方面许久都处于闪转腾挪的状态。排除这个客观原因,2021年的长城汽车的成绩单还要更为亮眼。

特别是长城汽车旗下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突破口的高端品牌魏牌,终于利用DHT和DHT-PHEV动力总成实现品牌转身。新的混合动力技术的运用,除了在产品端一举扭转了曾经魏牌车型被诟病许多的动力和油耗口碑。甚至还帮助长城汽车在混动赛道上抢在了众多竞品的身前,并借助该技术试图撕开欧洲市场的口子。

长安:躺赢的燃油车,不会成为束缚

长安汽车在2021年整体销量超过了120万辆,同比增幅也超过了23%,从成绩上看,妥妥的中国乘用车品牌第一梯队。具体来看,长安品牌旗下CS系列SUV车型,以及UNI高端系列和欧尚品牌,几乎是三箭齐发,在各自细分市场都有一席之地。不得不说,长安汽车在蓝鲸发动机的加持下,通过极为细分的产品线,覆盖了主流的燃油车价格区间。

不过燃油车领域的“躺赢”状态,似乎并不会让长安汽车掉以轻心。在去年年中,长安汽车就发布了依托于蓝鲸发动机的iDD混动系统。而其首款搭载该系统的长安UNI-K iDD则在今年初刚刚开启预售。从技术的发展路径来看,iDD混动将会进一步完善其内燃机部分,使之在效率上达到新的高度,这或许也有助于长安汽车进一步巩固其在燃油车领域的基本面。

上汽:只要能走量,不做高端无所谓

上汽乘用车近年来在追求走量的道路上可以说是“走火入魔”,在去年年底一波流的情况下,上汽乘用车携荣威、名爵两个品牌,一举拿下了80万辆的全年总销量成绩,也创下了新的销量记录。其中,两个品牌的中低端车型功不可没。翻看它们的销量表,以名爵ZS、名爵5、荣威i5,这些主力定价在10万元以内的车型占据了主要地位。至于曾经高端化的努力,似乎已经抛之脑后,定位较高的荣威RX8上次更新已经是2019年的事情了。看来上汽乘用车把自身合资品牌对于“以价换量”的营销策略,吸收的较为透彻。

但是以价换量的策略也会影响到成本的控制,比较典型的地方在于上汽的混动技术方面。其实上汽对于混动起步的较早,初代技术受制于三缸1.0T发动机的因素,在动力和销量上有些顾此失彼。不过原本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技术可以修补曾经的短板,就像比亚迪那样。但是为了妥协目前自身主流的1.5T动力,上汽的第二代EDU技术直接拿掉了一个电机,以便留下更多空间,以及控制成本。面对随之而来的电驱弱化以及所谓组合10挡变速的顿挫体验,上汽选择加大电池容量,以及改善运行逻辑等办法,满满打补丁的感觉。

写在最后

中国品牌的本土作战可以说并没有占到多少东道主的便宜,相反受制于起步较晚等原因,在口碑上中国汽车品牌往往遭受的压力还要更大。但是近年来中国品牌大踏步向前进的表现,说明技术的沉淀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加上汽车电气化的进程,更是加速了中国品牌的发展速度。

作者丨阮嵩

       原文标题:2021:中国品牌混动元年?抢跑的比亚迪、上汽命运相反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