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广汽埃安发布了两项黑科技——超倍速电池技术和全球充电功率最高的A480超充桩。
在这两项黑科技的加持下,广汽埃安V plus超充车型创造了 “充电5分钟,行驶207公里”的WRCA世界纪录
这两项黑科技的幕后功臣,是一家名叫巨湾技研的企业,全称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
在此之前,业内对这家企业没有过多的报道,是一家颇为神秘的企业。
这家企业与广汽是怎么样的关系?为何能输出这样的黑科技?还有什么样的技术储备?企业的定位又是什么?
9月份,《电动汽车观察家》有幸访谈了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总经理裴锋,来揭开这个企业的神秘面纱。
裴锋接受《电动汽车观察家》访谈
1
巨湾技研是谁?
巨湾技研是广汽集团孵化的一家员工持股的混合所有制高科技民营企业。据裴锋介绍,巨湾技研的成立得益于2018年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当时,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选取百余户央企和百余户地方国有骨干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巨湾技研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孵化成立的。
裴锋解释说,“湾”代表湾区的意思,“巨”取义于巨湾技研的第二代技术, 巨电容电池。“技研”表明其是技术驱动型的企业。
“我们在创新方面尤其看重,希望打造自己的长板,我们叫‘锻造长板’。”裴锋说。
其实广汽提出孵化这个团队还要早得多,要追溯到广汽研究院对新能源汽车自主研发的技术布局时期。
裴锋回忆说,广汽研究院成立于2006年,他是2007年进去组建新能源团队,2009年开始做第一个量产项目。2010年开始,广汽意识到发展新能源汽车必须要突破核心三电技术。此后便重资投入研发。
与此同时,他们还面临着一个新课题,如何把突破性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为新能源汽车赋能。
“我们当时研究了很多方式,最后广汽讨论决定将团队孵化出去。这样既可以留住人才,为他们提供平台,又有利于调动团队的积极性。”
“2017年提出这个问题,并做了一些方案探讨,2018年刚好赶上混改”双百行动”,便水到渠成地加速了巨湾技研的成立。”
提到调动积极性,我们往往最先想到薪酬激励。
令人意外的是,从广汽研究院到巨湾技研,他们核心骨干不仅没有获得更高的工资,反而降了薪酬。
裴锋说:“巨湾成立的时候,广汽集团占股是49%,我们就开玩笑说,我们就拿49%的工资。所以,后来进来的人,包括我工资基本都是砍半的。”
当然,巨湾会有其他激励机制,例如全员持股。在裴锋看来,这种方式效果还是不错的,“大家主人翁的意识更多一些,对工资反而没那么看重。”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他们也会去做市场化的薪酬制度建设。
谈到公司规模时,裴锋说,他们今年底的计划是扩展到200人左右。年底开始量产供应时,产线工人明年计划要到500人。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以及产线的建设,巨湾技研进行了两轮融资。裴锋说,巨湾刚成立时进行了一轮融资,可以称之为pre-A轮融资,数亿元人民币,大概稀释了10%左右的股权。现在他们开启的叫做A轮融资,大概需要8-10亿,用于产能建设、第二代技术的研发,以及补充日常流动资金。
2
巨湾技研做了什么?
埃安V plus超充车型搭载的两项黑科技——超倍速电池技术和A480超充桩都是巨湾技研的作品。此外,还有一个尚未宣传的巨电容电池技术。
(1)6C电池:系统工程与全面创新思维的产物
最快6倍的充电速率做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这是超倍速电池的成绩。
之所以做到这点,是因为巨湾技研开发的第一代超级快充电池,成功解决了锂离子迁移速度低、嵌入/脱嵌效率低两大难题。
隔膜和电解液方面,巨湾技研采用了高孔隙涂覆陶瓷隔膜和新型低粘度高电导率电解液,降低锂离子在电解液中的迁移阻力。
负极方面,由于离子的嵌入/脱嵌效率较低,巨湾技研采用特有的软碳/硬碳/石墨烯包覆改性等新型技术提升嵌入/脱嵌的速率。
导电剂方面,巨湾技研采用三维结构石墨烯搭建高效的导电网络,提高电极导电能力。
其中三维结构石墨烯,是业内人士最为关注的焦点所在。
众所周知,石墨烯一般指的是二维结构的单层或3-5少层的石墨。
裴锋说 “你可以想象它这种结构,就像一个球体,内部就是二维的碳原子排列,呈现出少层石墨烯的特性,但不会重新堆叠成多层,我们称之为三维石墨烯。”
在裴锋看来,石墨烯不仅是优秀的导电剂,还在轻量化方面也有很大潜力。所以在材料领域,巨湾很早就开始发力石墨烯。
目前三维石墨烯导电剂是巨湾技研自己生产,电芯目前是由电芯厂代工生产并成组,最后再由巨湾来做成PACK组装。
(2)快充:提供技术或设备供应;高电压平台是趋势
第二项黑科技是超充桩。这也是巨湾技研的研发成果,该充电桩峰值功率可达1000V,电流600A,并采用液冷式充电系统,并匹配了柔性充电功能。
有技术在手的巨湾并不打算大规模投建和运营充电桩,他们希望作为参与方,推动整个生态的建设。
A480超充桩
之所以做大功率充电,因为在裴锋看来,这既是市场需求,也是技术趋势。例如欧洲、日本的车企都已经实现了高压平台,因为效率提升之后,能耗就变低了,整体是节约成本的。“目前只是高压系统的规模没有上来,成本略贵一些,例如将控制器里面的开关器件IGBT电压由750V,提升至1200V即可。”
随着规模提升,高压系统总成本可以与现在的主流电压平台持平,甚至更低。
(3)巨电容电池:介电系数远超现有材料
巨湾技研也在做前沿技术的探索。
如果将6C快充能力的超级快充电池称为第一代超级储能器;那么巨电容电池就是巨湾研发的第二代超级储能器。
裴锋介绍说,巨电容电池可以理解为物理的或物理加化学的储能器,它是在介质电容器的基础上,开发的巨电容电池。一般的介质电容器它能量密度比较低,但功率密度很高;电化学电池正好反过来,可能功率密度比较低,能量密度稍微高一点。
超级电容器一般是介质电容器和电化学电池的一种复合体。
巨电容电池最核心的,是材料中间的这一层介电材料的介电系数。裴锋介绍说,他们发明了一类集巨介电性、铁电性于一体的固态电解质新材料,其介电系数比现有材料的介电系数会高出了百万倍以上。
根据巨湾技研官方网站介绍,这种巨电容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是普通的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的5-10倍。
巨电容
巨电容电池的优点还有:充电速度快,电能利用率高达95%;循环寿命长,可以有10万-50万次充电循环,使用寿命10年起步;安全系数高,不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此外,超低温特性好,温度范围从-50—170℃。
这一技术巨湾还未正式宣传,应该是作为保留项目,未来择机公布。
裴锋表示,该技术去年12月已经递交了其中一项的发明专利的申请,然后今年的6月份就已经拿到了发明专利授权,这是很罕见的速度,在大类别中这类材料属于功能陶瓷或玻璃材料。“计划2023年底或是2024年初进行商业化。”
3
目标:锻造长板,对标全球最好公司
巨湾技研的定位并不是广汽埃安背后的技术和产品供应商那么简单,他们的目标是向全行业输出技术与产品,成为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高科技公司。
裴锋对《电动汽车观察家》表示,巨湾技研在成立之初,就定立了面向全汽车行业的市场化道路,现在已经在和潜在客户进行对接。目前已上市的主要是埃安。
首先要在电动汽车领域有所突破。例如,在电动化方面,裴锋认为,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最重要的部件,成本占比比发动机都要高,主机厂肯定是要想办法掌控一部分。
不过他解释说,这可不是说主机厂完全自主生产电池,而是要有一定比率,做到既可以采购,也可以自己生产。
当然,巨湾也在建设产能。目前其在建产能在广州市,主要从事超级快充电芯、下一代新型储能器件以及PACK系统的研发和生产,设计产能8GWh,2023年一季度全面建成投产;已经建成的产线是位于南沙的电池PACK产线一期规划产能4GWh。
在电池产能整体规划方面,巨湾技研规划2025年建成产能120GWh。
相比技术和产能,巨湾技研显然更注重技术投入。
在裴锋看来,电动化和智能化都是基础性技术,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不仅仅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他们希望通过锻造出这些领域的长板,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
在谈到公司愿景时,裴锋表示,他们希望对标全球最好的科技公司,并能够为社会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做出一些贡献。
对于巨湾技研来说,这一切才刚刚起步,发布的黑科技尚未大规模量产。只有在产品得到市场验证后,才能真正驶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快车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