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哑铃型结构将破临界点]
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飙涨了60%以上,我国油价也经历了14次上调,这让河源的叶女士放弃了买燃油车的计划,买了辆纯电驱动的欧拉黑猫。
“车子娇小玲珑,很适合穿街走巷,在家楼下充电也方便,最重要的是终于实现‘油费自由’了。”叶女士说。
数据显示,在三四五线城市,抱着叶女士类似想法的车主越来越多,这一点,从新交强险数据得到了证实。
国内335个城市,9月份购买交强险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同比增长145.2%,其中跑赢大盘的城市有269个,共同拉动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
说到新能源汽车,我们总是容易把目光聚焦在北上广深这些限购城市上,但其实,更广大的市场在于非限购的二三四五线城市。
01
二三四线城市成增长引擎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国内车市销量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
乘联会发布的最新分析数据显示,2021年10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下降13.9%,相较2019年10月下降7%,而新能源汽车零售却同比上涨141%。
1-10月,全国新能源汽车零售213.9万辆,同比增长191.9%,与传统燃油车走势形成强烈反差。截至目前,2021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13%,较2020年的5.8%有了大幅提升。
气势如虹的新能源汽车,都销往哪些地方呢?几大限牌城市消化了相当大比例的市场。
以9月份为例,北上广深加上杭州、天津六大城市新能源汽车交强险购买数合计为9.5万辆,占全国(32.69万辆)的近三成。
但是,从增速来看,这六大城市的新能源汽车交强险购买数却大多增长缓慢,只有杭州和上海超过145.2%这一全国水平,北京、天津的增长率甚至不到100%。
269个跑赢交强险数据大盘的城市,三四五线城市是主力军。比如丽江、南充、阜新、黄山和潮州因为新能源汽车销售基数小,9月销量增速均超过5倍。
虽然它们的市场规模很小,有的甚至只卖了几十台,但200多个城市汇聚起来便是一个巨大的数目,成为拉动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引擎。
依旧从上险数据分析,中国已经几乎完成了A00级车的全部纯电化,以宏光MINIEV、长安奔奔、奇瑞小蚂蚁为首的微型车凭借性价比优势,主要销往三四五线城市,成为拉动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功臣。
不仅现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三四五线城市也将成为主要增长来源。
今年1-9月,A00级纯电动车在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中的占比是31.3%,专家认为,这一比例未来有望提至40%。这个可能性,建立在汽车用户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明显提升的基础上。
2021 IDC中国智能汽车消费者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在升高,近七成过去一年新购车用户表示下次购车会购买新能源汽车,过去一年新购新能源车的用户有近半数表示非常满意。
数据显示,在限牌政策的作用下,截至今年9月,四大一线城市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高达39.1%,而二、三、四、五线城市的渗透率分别为20.4%、16.0%、12.7%、9.9%。
数量最为庞大的四五线城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还没达到国内平均水平,这意味着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02
15-30万中端市场更有机会
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呈现哑铃型结构。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包括BEV(纯电动汽车)和PHEV(插混电动汽车),BEV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力军,而以纯电动汽车主纯电动车以宏光MINIEV为代表的低端纯电动车和以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为代表的高端纯电动车,领跑整个纯电动车市场。
纯电动汽车消费的两极分化趋势,在宏光MINIEV去年上市后相当令人意外地迅速成为“黑马”,便被敏锐的新能源车企捕捉到,这导致最近一年来车企的纯电动产品布局也朝着高低两端快速分化。
五菱、长安、奇瑞、长城、合众和零跑等品牌,主打3-4万元的A00级和5-6万元的A0级产品。特斯拉、蔚来、理想以及销售重心已经转移到P7身上的小鹏向高端市场发力。比亚迪、上汽集团的品类比较分散,广汽埃安和北汽新能源主要做2B市场。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21年1-9月,BEV(在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比82.2%)的几大细分市场中,象征低端产品的A00级轿车市场份额为31.3%,代表高端产品的B级轿车、B级SUV和C级轿车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1.6%、10.1%和3.3%,合计56.3%,占到了BEV市场68.5%的份额。
而在2020年,A00级轿车市场份额为26.5%,B级轿车、B级SUV和C级轿车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8.7%、5.0%、2.6%。可以看出,低端的A00级轿车和高端的B级SUV、C级轿车这三大细分市场,在2021年得到了很大的增长。
A级纯电动乘用车车的市场份额,则从2020年的15.6%降到了2021年1-9月的11.9%。
在燃油车市场作为中坚力量的中端产品,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相当疲软,为什么会这样?
在燃油车市场,中端产品的市场主要被外资品牌把控,但是外资品牌对电动化转型普遍抱持相对消极被动的态度,新能源产品不多,纯电动产品更是少之又少。
所有外资品牌中转型最积极的是“中国通”大众,今年对中国市场发动了“ID攻势”,但效果不尽如意,在下半年转变营销打法后,ID.4 CROZZ、ID.4 X的月销成绩才提上3000辆的水平。
自主品牌主要对增长较快的两端市场发起攻势,品类布局齐全的只有比亚迪这家最早坚持电动化路线的民营车企。
新能源汽车市场当下两头强、中间弱的哑铃型结构,显然并不符合电动车取代燃油车的大趋势。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2022年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有望突破20%。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到达较高水平之后,在传统燃油车市场分量极重的中端产品,也必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承担着重要角色。在未来一段时间内,15-30万元的中端燃油车也将完成电动化的过程。
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目前最缺乏明星产品的中端纯电动车市场反而是个机会,在极有可能主打15-30万元产品的苹果汽车和小米汽车出来之前,不妨趁早布局抢占市场先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