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强大!曾背靠“宁德时代”的锂电材料企业振华新材IPO

电池中国网
关注

撰稿丨采编部

在三元高镍化大趋势下,宁德时代、孚能科技、亿纬锂能、中航锂电等头部电池企业,都在加紧“瓜分”高镍材料产能,与此同时不少材料企业也加紧了IPO进程。

8月3日,曾经背靠“宁德时代”跻身三元正极材料市场TOP3的振华新材科创板IPO注册获批。本次IPO,振华新材拟募集资金12亿元,将投向年产1.2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和年产2万吨锂离子动力电池三元材料生产线,提高公司中高镍低钴、高镍低钴一次颗粒大单晶三元正极材料的产能。

据电池中国了解,于2004年成立的振华新材大有来头,其控股股东为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CEC)旗下唯一一家专业从事锂离子电池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钴酸锂、复合三元、动力三元及高锰多晶系列材料。

行业数据显示,2019年振华新材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排名国内第三,市场占比约10%,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企业分别是容百科技、长远锂科。根据鑫椤资讯数据,振华新材2019年一次颗粒大单晶三元正极材料产量排名市场第一,在一次颗粒大单晶材料领域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在技术实力上,据招股书的介绍,振华新材是全行业首家推出第一代一次颗粒大单晶NCM523产品的企业,由于其具备优异的高温高电压循环稳定性及安全性能,使得一次颗粒大单晶三元正极材料在行业中引起广泛关注,于2014年首次在新能源汽车上批量应用。

凭借可靠的产品质量,近年来振华新材陆续进入国内知名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的供应链。目前,振华新材是宁德时代、孚能科技、新能源科技(ATL)、微宏动力、天津力神、中山天贸、多氟多、珠海冠宇、惠州锂威等国内多家电池生产企业的重要正极材料供应商。

其中,宁德时代为振华新材第一大客户。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一季度,振华新材对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5.67%、93.55%、89.56%、95.39%,其中对宁德时代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5.22%、74.44%、31.22%、65.11%。

目前,中镍5系三元材料销售收入为振华新材三元正极材料收入的主要构成,2020年中镍5系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78.55%。值得注意的是,振华新材开发的中高镍6系低钴/无钴产品、超高镍9系产品,已向宁德时代、孚能科技、新能源科技等客户送样认证,随着该类产品认证完成并批量供货。

在产能方面,振华新材表示,公司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规模位居国内行业前列,已形成年产3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能力。其中,高镍(Ni≥80mol.%)三元正极材料生产能力0.6万吨(全面兼容中镍、中高镍系列产品生产),中高镍(50mol.%<Ni<80mol.%)、中镍(Ni≤50mol.%)三元正极材料、钴酸锂、复合三元等生产能力2.4万吨。

振华新材预计,未来三元正极材料仍将是动力电池采用的主流技术路线,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逐渐向低钴无钴化、高镍化方向发展。此次IPO振华新材加大了对高镍材料的倾斜力度。

高镍三元是驱动新能源车里程提升的重要技术路径,因此也是电池企业抢占高端市场的必争之地。目前,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销量最高的特斯拉,很大一部分采用了松下NCA和LG新能源的NCM811电池,大部分欧洲一线车企也更青睐811电池;全球各大主流电池厂也都在加快高镍低钴电池的开发量产进程。

当下,无论是国内的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力神电池、孚能科技、比克动力、鹏辉能源,还是国外的LG化学、松下、SKI、三星SDI等在内的诸多动力电池厂家都在布局高镍产品,包括NCM811/NCA,甚至镍含量达90%NCMA电池。

证券机构研究指出,2021年国内外上市重磅新车中三元高镍占比较高,包括特斯拉Model Y/Cybertrunk、大众ID.4/ID.6、日产Ariya等热门车型,有望带动高镍在三元材料中的渗透率进一步上升。业内预计,到2025年高镍三元材料的渗透率将会达到60%-70%以上。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数据,随着后续高镍工艺成熟,且CTP等技术开始商业化应用,高镍三元成本下降曲线更陡,预计2023-2024年高镍三元成本将低于5/6系三元,2027-2028年成本将低于磷酸铁锂电池,最终理论成本比磷酸铁锂电池低10-15%。

根据业内的预计,到2022年全球高镍三元材料的产量将超过60万吨,实现翻倍增长。而到2030年全球整个行业高镍材料的产出将接近350万吨。

事实上,在高镍化背景下,振华新材的高镍材料出货量在不断提升,结合公司主要客户需求计划、市场行情预测并谨慎测算,预计公司2021年度高镍8系NCM三元材料实现销售收入将提升至18.65亿元,预计占公司2021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40%左右。

随着IPO的获批,振华新材在高镍材料领域的实力也将不断增强。

来源:电池中国网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