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
这一背景下,纳离子电池迎来技术突破。据4月23日的媒体报道,南开大学陈军院士领衔完成的“钠离子电池关键电极材料与反应机制”项目,获得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
据了解,目前该成果的转化正在稳步推进,将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
钠与锂位于同一主族,具有很多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且钠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成本低廉,另外钠离子电池快速充放电时负极不易析钠,安全性高。因此,钠离子电池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电化学储能技术。
不过,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较低,循环寿命较短、倍率性能欠佳等问题,制约着钠离子电池的转化应用。现在,陈军院士团队10余年潜心研究,研发了新型对称有机钠离子电池,一举突破了钠离子电池关键电极材料和反应调控机制等关键核心难题,为发展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开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