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下半场,比亚迪与宁德时代之间的这口瓜有了新味道!

车事小说
关注

只有小孩才分对与错,成年人的世界里只有利与弊。虽然比亚迪与宁德时代围绕动力电池“针刺实验”展开的一场轰动业内外云争论暂无实质性结论,但这并妨碍双方在动力电池市场布局上“摧城拔寨”。如果说第一回合双方“针刺”是在台面上的较劲,那么最新回合则有些暗中“掰手腕”的意味。

6月9日,据《欧洲汽车新闻》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比亚迪正在与捷豹路虎就动力电池供应进行洽谈。此外,比亚迪有望在英国建立首家欧洲电池工厂以便直接向捷豹路虎供应电池。据该知情人士表示,比亚迪更倾向于达成一份系统性的合作协议,而非直接的供应关系。不排除双方还将在电驱电机等领域展开合作。

无独有偶,同样在6月9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宁德时代准备生产一种可持续使用16年、行驶里程达200万公里(约合124万英里)的动力电池。并称目前已经可以接受订单并进行生产。次日(6月10日),宁德时代官方正式宣布了这一消息。

这也是“针刺实验”争论过后,事件双方主角各自的最新动态。

“针刺”背后,是对安全的重视

自“针刺实验”争论以来,虽然多方各抒己见,甚至其中不乏一些过激言论。但在车事小说看来,这场争论无疑极大提升了外界对于动力电池安全领域了解程度。尤其是对普通电动车消费者而言,吃瓜的同时也了解到了不同技术路线电池的各自优缺点。良性的竞争对带动市场来说是件好事情。

至于围绕“针刺实验”本身的争论,在车事小说看来意义并不大。刺还是不刺?用什么姿势刺?选用多粗的针?这些都不是问题的核心。如何确保或者说进一步提升装在车辆上的那块动力电池安全才是核心重点。换句话来说,迎难而上的“针刺”背后是对动力电池安全性的重视。

选择磷酸铁锂电池还是三元锂电池,车企针对自身需求有着一整套评估体系去做决策。并不会仅仅因为其中某个元素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相对而言,不同时期的不同市场政策对车企决策影响来的更大些。

前期三元锂电池能够力压磷酸铁锂电池成为绝大多数新能源乘用车配套电池,更多是为满足补贴门槛基于对能量密度(续航里程)的追求。随着政策层面开始减少补贴力度(出台完全退补时间)以及“鲶鱼”特斯拉不断下调终端售价,对当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降本”必然将超过“续航”成为接下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而“降本”也正是磷酸铁锂重新迎来高关注度的关键所在。在工信部最新一批新车目录中显示,国产特斯拉Model 3接下来也将改换搭载磷酸铁锂电池。

对比亚迪而言,或许对电池市场的细微风向变化更加敏感。除了已经实锤给福特、长安供应动力电池之外,据车事小说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比亚迪还将从丰田第五代HEV车型开始给丰田汽车供应动力电池。

此外,比亚迪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在近日透露:“我们在和好几家国际品牌车企洽谈,进度有快有慢,定点搭载也会有前有后。相信在2021年下半年开始,大家就会在市场上看到更多国际知名品牌车型选用比亚迪刀片电池。”

工信部在日前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也在无形中助力了磷酸铁锂电池一把。根据这份要求内容显示:“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

从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新能源汽车自燃案例来看,从车辆出现异常(开始冒烟)到整车陷入火海,往往发生在1-3分钟内。要满足“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的硬性要求,对于车企而言在技术层面有着较大压力。

所以,无论是安全或还是成本角度来说,磷酸铁锂重回乘用车主流品牌视野也是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必然选择。事实上,这也是弗迪电池董事长何龙在”刀片电池“发布会上明确表示称:“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汽车品牌,都在和我们探讨基于刀片电池技术的合作方案” 的背后原因。

扩大市场规模,共同目标

中汽协最新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5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8.4万辆和8.2万辆,同比分别下跌25.8%和23.5%。1-5月,累计实现产销分别为29.5万辆和28.9万辆,同比分别跌39.7%和38.7%。

对此,中汽协也明确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会出现爆发性增长。

事实上,自去年7月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开始退坡以来,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一路下滑至今。这表明,当前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仍然“政策市”还未发展至成熟市场阶段。

相对传统燃油车型,新能源汽车除了“续航里程焦虑”、充电不方便之外,普遍过高的售价成为了最大的推广障碍。即便有了国家及地方双重补贴,新能源车型与同等规格燃油车型相比价格仍然偏高。此外,在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中,牌照因素成为了关键因素。

在此背景下,大幅降低售价成为了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的前提。而传导至车企层面,也就要求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过程中进一步“降本”。

对于造车这类大宗工业体系而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降本,必然离不开规模。这也是为何比亚迪陆续将旗下电池,甚至新能源e平台对外开放供应的原因。只有共同努力先把市场经济规模做起来,才有后续更多的可能。

眼下,动力电池市场已经客观上形成了“三国鼎立”格局(宁德时代、比亚迪以及大众汽车入股的国轩高科)。从做大新能源汽车规模来说,至少在动力电池供应层面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而如何进一步降低相应产品成本,则考验各家的综合实力。

6月11日,至股市收盘,磷酸铁锂相关概念股呈现普涨。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