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的浩瀚蓝海
尽管行业“基本功”还不够扎实,但无法否认,其中蕴含的潜力巨大。那么,各企业应该如何进一步升级、把握好“新基建”带来的机遇呢?
业内普遍认为,在运营环节、商业模式、数据价值都要下功夫。
向冀告诉亿邦动力,基于国家层面的政策影响,充电桩产业的投资价值必将会得到显著提升,然而投资必然会注重前期的投入与后期的运营回报,这两点都将影响投资的价值取向。特别是运营环节,真正把握住客户、服务好客户,才会有未来取胜的利器,这也会促进企业们不断优化充电桩的精准投资和提高服务水平。
“今后将会围绕充电桩出现更多的商业模式以及应用场景,比如V2G、V2X等技术的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以及智慧能源小区等都是未来生活的大趋势。随着充电与车辆更加密切的联系与数据开放,每一个充电行为背后都有着大量数据的产生,从电池信息、用户车辆信息、充电信息等都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增值数据服务,为像二手车、用户画像等提供更多支持。”
宋宝松也强调,在传统基建模式下,投资方主要强调在硬件方面的投入,追求数量上的规模效益。在新基建的模式下,充电网络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等诸多新技术上的优势,则成为能否赢得先机的关键。
“充电网络的产业价值链已经开始从上游设备逐步向中游运营领域转移,同时基于充电数据的后服务市场,也具备成为下个风口的潜力。相关企业在新基建项目中,除了固有的充电设备之外,更应该关注管理平台、运维平台、大数据平台等信息化建设和运维服务的体系建设,充分挖掘运营和后服务市场中的价值。”
寡头集中,中小企业要“抱大腿”?
客观地讲,由于新基建项目对于技术和资金的要求都比较高,在多重机遇面前,往往是行业的龙头企业直接参与的机会更大,也更占优势。新能源充电桩的市场格局已现端倪,寡头集中的趋势较为明显。目前,以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为代表的行业头部玩家都在积极布局“新基建”项目。
特来电品牌总经理赵健告诉亿邦动力,特来电一直坚持“做的不是充电桩,而是充电网”。在新基建背景下,企业正在加速充电网的投资布局,加强“网联化、智能化、安全化、调度化”。
“国家发布新基建,特来电333个城市充电基础设施加快推进,137个场站安全保障下立项、建设,预计2020年特来电及社会资本合伙人共投资20亿元,投建公共充电桩50000个,全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