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海车展,三家新造车势力推出新车型:小鹏P7、金康SERES SF5、零跑S01 Razer联名版。它们的共同点之一,就是都选用了比克电池作为动力电池供应商。
此前,在小鹏G3上,比克与技术来自松下的联动天翼是共同供应商;在金康新能源,三星是另一款车瑞驰牌电动 SUV动力电池供应商。此外,LG化学正投入1.2万亿韩元扩建南京的圆柱型电池生产线。
这意味着,比克和外资动力电池,面临正面的竞争。
上海车展上,比克电池也直接参展。比克带着已经大量供应的18650圆柱电芯、新开发的27100电芯和方形电池亮相展会。比克电池副总裁李凤梅在展台接受了媒体采访。针对和外资电池竞争的问题,李凤梅表示,“从2005、2006年开始,我们上圆柱生产线的时候,和这几家友商的PK就已经开始了。十几年来我们是竞争过来的,是比较有信心的。”
比克电池副总裁李凤梅
比克拿什么和外资竞争?在补贴退坡、货款难回的情况下,比克如何应对?技术路线争议不断,比克又如何选择?
1、如何应对外资?
比克电池成立于2001年,在进入动力电池领域之前,已经是中国乃至全球消费电池的知名生产企业之一。
比克电池也是国内首家进入惠普、戴尔供应商体系的锂电池企业。在争抢惠普、戴尔订单过程中,比克面对的,就是海外的电池厂家。
李凤梅所说的2005、2006年开始的竞争,就是指在消费电池领域的竞争。而到了2019年,三星、LG已经重新进入了中国纯电动乘用车市场。松下、SK也摩拳擦掌,中外动力电池企业的正面对抗将再度启动。
三星电池供应给金康顺驰牌纯电动SUV
“我们认为国外企业进入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竞争,挑战一定是存在的,但比克作为圆柱体系的领头羊,必须接受挑战并加速自身发展。”李凤梅认为,相对外资电池企业,比克跟上游、下游紧密合作,是一大优势。
在比克出货量最大的圆柱领域,海外对手诸多。包括特斯拉采用的松下电池,有媒体称,松下21700的成本已经降到了0.7元/Wh,能量密度已经达到300wh/kg。
比克的18650和21700电芯
李凤梅表示,目前为止,比克21700生产量还不是特别大,还没有松下这样的大批量生产,在成品率上肯定还是有差距,“但是我们原材料以国产材料为主,因此原材料的成本上比松下低一些”。
国产材料会不会影响电池性能呢?李凤梅认为不会。“我们选择的供应商厂家都是国内前三、全球前十的企业,而且比克跟国际厂家材料也有采购的,也有合作和交流,技术上国内目前不落后于国外。”
在能量密度方面,李凤梅介绍,目前比克能量密度可以达到260Wh/Kg,2020年目标是是做到300Wh/Kg。“我们认为300Wh/kg已经满足了汽车应用的需求,下一代动力电池并不一定以能量密度为衡量标准。”
李凤梅还认为,比克的电芯,在长寿命长循环,表现是比较好的,能够保证1000次循环以上。
2、降本和账期双重压力
2019年的补贴政策发布,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较2018年退坡近50%,如果算上取消地补,相当于退坡75%。车企都说难以承受,必然也会要求上游企业降价。
李凤梅表示,大势所趋,电池行业必须降价。她认为行业降价在15%-20%之间。但她也强调,“不只是电池厂商需要降成本,全供应链企业都需要,因为大家都是从成本开始算的”。
总体而言,她认为上下游可以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压力,通过优化材料端设计,优化电芯设计、优化整车设计、优化工艺,整个产业链提高效率降成本。“面对补贴退坡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而且,“补贴退坡虽然会产生阵痛,但长期来看是会引导消费者从追求补贴和低价,到追求真正的品质和品牌,这样对于真正追求品质的生产商及上下游厂商来说,也是长期利好。”
比克电池模组
补贴退坡带来的成本压力是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企业,往往面临巨额应收账款,影响企业经营。
李凤梅介绍,2017年开始,比克通过业务转型来改善营收状况。“原来我们以动力为主,通讯类产品占的比较少,现在动力一部分转型到储能领域,另外一部分转型到轻型小动力领域。以前装在一个篮子里,现在装到三到四个篮子里。第一现金流会得到保障,第二利润得到保障,第三风险得到可控。此外,我们也在通过跟一些大的厂家合作以及学习,不断地提升技术管理,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2017年的转型,在业务层面已经见效。2018年,比克储能加小动力电池产能已经占30%以上,加上新扩产的产能可达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