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经过十多年的精心培育,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产销量、保有量居世界首位,技术创新在全球处于并跑甚至领跑位置,一批整车和动力电池骨干企业茁壮成长,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然而,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迅猛的发展态势,既得益于产业本身的市场潜力,也得益于国家和地方的补贴政策。
“随着市场的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逐步下降,应用优势逐步显现,具备了到2020年财政补贴退出的条件。” 在此前的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上,相关委员提出了建言。财政补贴退坡,若到2020年真要彻底取消,“断奶”后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该如何向前走?
补贴完全退出的”坎“儿太陡,怎么破?
2018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均占据全球市场半壁江山。已公开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超过2000万辆,是国家规划设定2020年目标达到200万辆的10倍,新一轮产能过剩正在形成。但是,补贴退出或将导致新能源汽车销量骤降,从而传导至锂电行业,“财政补贴完全退出以后,每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销售量,可能从现在每年增长50%以上,下降到40%。这个‘坎儿’会不会太陡?” 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苏波曾提出这个问题。因此,应稳妥处理新能源汽车投资和发展产能过剩问题。
对此,财政部副部长刘伟指出,补贴政策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坚持“扶优扶强”的政策导向,充分听取和吸收行业和专家的意见建议,调整完善补贴技术标准,并且给企业留出过渡期;同时,按照2020年后补贴政策退出的设计,参照美国、德国等国家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经验,不断完善其他相关政策措施;此外,推进破除地方保护,营造统一市场。中央财政通过奖补政策,引导地方将购置补贴转为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新能源汽车使用和运营,切实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