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2月25日,一架由广州飞往上海虹桥航班在登机过程中,一名已登机旅客所携行李在行李架内冒烟并出现明火,后经过空乘人员紧急处理没有酿成重大的事故。据查明,起火原因是乘客行李里携带的锂电池移动电源自燃。
锂电池一直是化学家们的梦想,却也是工程师的噩梦。自从1817年瑞典人阿弗韦聪(Johann Arfvedson)发现锂元素之后,它一直被看做制作电池的最好选择。
锂是最轻的金属,甚至是最轻的固体元素,密度只有水的一半,而它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这意味着锂电池可以在最小的重量下,容纳最多的能量。但是这同样意味着锂是一种危险的金属:它甚至会和水发生化学反应,一旦爆炸起来威力惊人。
据媒体报道,2014年,美国一男子盗窃Model S汽车后在西好莱坞撞上多辆汽车,并在撞击路灯后解体成两半,引发电池着火。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曾经在一项评估报告中指出,特斯拉电池的撞击会导致Model S起火。在此之后,特斯拉于2015年5月增加了锂电池护板,以便加强Model S的电池抗撞能力。
锂电池在人类的交通出行及其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数据显示,在交通行业的在电池类型方面,由于在客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磷酸铁锂电池的占比仍高达70%以上,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在乘用车和物流车领域的优势明显,出货量近6GWh,渗透率约20%。
但在方便的同时,锂电池也带来了危险,起火事件频发成为各大厂商及消费者的最大顾虑,如何才能改善这个问题呢?在第九届日本国际二次电池展上,我们专访了日本JET PV推进部主事安西昌友先生,日本JET聚焦光伏新能源领域,产品涵盖Glass Loader、EVA Feeder、Back Sheet Feeder、Tabbing & String、Edge Trimmer等板块。对于锂电池的检测产品及中国市场的前景,安西昌友先生很有信心。
安西昌友(中)
以下为采访记录
OFweek锂电网:OFweek
PV推进部主事安西昌友先生:安西昌友
OFweek:按照国际民航组织要求,带锂电池产品上飞机有明确规定,旅客不能把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夹带在行李中托运,只能随身携带;同时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等,这些要求是否合理?
安西昌友:这次的电池博览会没有展出太阳能电池,展出的是锂电池。锂电池产业在世界上包括端中国和日本都建有很大的生产基地。锂电池的运用已经很广泛了,目前最大的问题检测锂电池里的杂质。
我们知道生产锂电池时,电池密封前会灌入电解液,检验人员会进行较为粗糙的电阻检测,锂电池的内部短路发生的原因可能有好多种,但检验人员并不可能知道所有的短路原因。
目前市面上推出的锂电池产品,有一些是次品,这些次品给航空安全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性,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坐飞机不能带多一些的电池,说到底电池是好的,能用的,但里面有缺陷,但电池厂商不能保证其不发起火。过去出现美国的飞机上因锂电池出事,乘客携带的移动电源可以用,但部分的容易发生事故。
由JET研发的“电解液泄漏检查机”,仪器能够协助确保检查工序的信赖性及作业效率,实现了通过目视及气味检测不能检查出来的细微泄漏,可检测出从Φ5μm(直径5微米)微小针孔漏出的电解液,可以和客户的电池尺寸相吻合,检查状态通过容易观察的图形表示,检查结果的数据可保存到电脑里,通过模拟电池可以对检查机进行测试。
电解液泄漏检查机
电解液泄漏检查机不仅具有上述多个功能,也可以进行电阻检测和其余多项检测,如对产品的电压、电流等进行实时检测检其分布范围。产品的材质和由其他原因导致的短路现象也可以检测出来。电解液泄漏检查机已被日本的一些大公司如丰田引进了,丰田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力布局,对锂电池的检测有很强的需求。目前中国的企业也开始引进电解液泄漏检查机,这次展会很多采购商都很有兴趣。
普通的锂电池封装检测会发现电解液泄漏的情况,电解液泄漏检查机则会出直径5微米的电解液,拿我手里的样品举例,如果样品有泄漏,但我既看不到也闻不到泄漏源头,而电解液泄漏检查机通过针筒和味觉传感器结合,检测出微小的有机质的电解液,目前同行业研发的其他产品没有这些功能,已经有不少中国的厂商对电解液泄漏检查机有兴趣了。
OFweek:这些产品在中国推向市场了吗?产品的价格在中国市场接受度高吗?
安西昌友:电解液泄漏检查机已经成交了10台,此产品的售价是7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近4.2万元),已经订购的厂家是接受了这个价格的,拿电解液泄漏检查机举例,虽然日本的产品价格是中国产品的两倍到三倍左右,还是有很多中国的厂商愿意购买的。拿自行车举例,日本自行车的造价是中国国产自行车的两倍到三倍,由于在技术等方面的领先,还是有很多厂商愿意购买的。
OFweek:针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您有什么看法?中国的展会有参展吗?
安西昌友:电解液泄漏检查机是JET开发的新产品,刚推向市场还等待着市场的检验,五月份我们会将它带到中国的展会,目前中国市场锂电扩张非常迅速,今天来到展会询价的中国厂商占60%到70%左右,相信推向中国市场后反应会不错的。
这些年通过中国和日本制造业对比,我认为中国摆脱了此前复制产品的套路,而是对技术和市场也有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中国的厂商不像过去那样大打价格战,在质量上也是奋起直追,如果将产品投向中国市场,我预感到会有更多的竞争,这是个良性的循环,我很期待电解液泄漏检查机接受来自中国的市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