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利用不同类型材料的特点,发展新型无机/有机多层次结构复合型固态电解质,可以开发出实用化的高性能固态锂离子动力电池。目前,全固态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关键问题在于离子电导率低,与电极的界面相容性差,厚度较厚,达到100微米。贺教授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在电极表面,以10um厚的电纺丝隔膜为骨架,原位构建层次化结构超薄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只有15um),实现低阻抗电极/聚合物电解质界面的构建和高离子电导率电解质制备一步完成。
3、NCM/石墨体系低温循环失效机理研究
为研究NCM/石墨体系低温循环失效机理,贺教授带领团队用三元/石墨两类动力电池进行研究。通过一系列研究和对结果的分析发现了三元/石墨体系低温循环后除了负极析锂外,还存在NCM活性物质损失。通过对LAM和LLI机制的定量比较,最终解析三元材料损失原因是结晶度变差/部分区域尖晶石相生成,如下TEM图所示。
小结
精彩的主题演讲中,贺艳兵教授不仅揭示了钛酸锂和电解液溶剂之间的本征界面反应是电池胀气的主要原因,还给出了在钛酸锂和电解液界面之间建立隔绝层的解决方案。另外,还分享了固态电解质以及三元/石墨体系低温循环容量损失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帮助解决锂电行业的难题,得到了现场同仁的高度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