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市场简析 机遇与瓶颈齐头并进

OFweek锂电网 中字

  瓶颈:科技之殇如何破 市场混乱待解

  技术问题

  首先是手机。其实锂电池在这一块的进步很显著。电池容量不断增加,价格反向降低,电池的种类日益多样化。但是智能手机硬件的耗电程度也同步增长,于是续航变成了一天,重度使用甚至连一天都达不到。然后,移动电源诞生了。

  而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愈发严重,电池续航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就算是走在世界前列的特斯拉电动车目前的续航也仅能达到400公里,这和内燃机汽车500-600公里的续航里程有着不小的差距。

  这一切归结起来都是锂电池的问题:能量密度不足,稳定性不够,成本太高。

  现如今的四大主流锂电池:钴酸锂电池、锰酸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没有一个可以兼顾解决这三个问题。

  而秉承着既然暂时治不了本,那就先治标的原则,有一项技术在默默地崛起,对,就是快充技术。

  见招拆招 “快充”走红

  “快充”,顾名思义就是快速充电。这项技术的出现是十分有必要的。未来电池发展方向是提升密度还是缩短充电时间,谁都说不准。

  在手机界,快充技术的出现已经有一年半载。去年的这时,OPPO在Find 7上成功运用了独家研发的VOOC闪充技术:3000mAh的电池能在30分钟内充满75%的电量;然后,高通发布了Quick Charge 2.0快充技术,其充电速度是标准充电器的175%,可以在30分钟之内充满60%的电量;最近,联发科也不甘其后地发布了Pump Express Plus快充技术,根据酷比手机给出的充电实验数据是,充5分钟通话2小时,30分钟可彪到75%以上。

  这些看上去是不是很神奇呢?短时间内就能解决你的“续航焦虑”,但是其高电压的充电方式会不会对手机电池造成伤害呢?不,这个倒是不用担心,具体的充电原理我们日后再讲。

  而在电动汽车领域,今年5月15日,微宏基于快速充电技术的全新THINPACK电池在浙江湖州发布,该电池具备10-15分钟快速充电(4C)的能力。电池的续航里程达到300公里,使用寿命达到600000公里。吴扬称,电动汽车想要发展必须要做到10-15分钟快充,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消费者出行的机动性、才能满足商用电动巴士出租等不间断运营、才能保证充电站投资人的商业可行性。

  虽然充电时间是可以缩短,但电池的能量密度还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实验室的电池暂时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瓶颈仅靠资金和研究是暂时没办法解决的,我们还是期待科技的厚积薄发吧。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